Workflow
ESG解读|治理失序引发股权冻结,良品铺子自断国资救援路

控制权转让终止事件 - 公司控股股东宁波汉意及一致行动人良品投资原计划向武汉国资旗下长江国贸转让合计21%股份,交易总价约10.46亿元,若完成武汉市国资委将成为实际控制人 [3] - 交易终止的直接原因是协议生效条件未满足,即标的股份存在权利瑕疵,宁波汉意持有的7976.4万股(占总股本19.89%)因与广州轻工的股权转让纠纷被法院冻结 [4][5] - 股份冻结源于宁波汉意此前与广州轻工签署的协议,约定广州轻工享有优先购买权,但宁波汉意未在约定期限内签署正式协议,转而与长江国贸推进交易,引发广州轻工提起诉讼并申请财产保全 [6][7] 公司治理与信息披露问题 - 控股股东“一股两卖”的行为构成对广州轻工的根本违约,暴露出公司董事会对控股股东行为缺乏有效干预,治理制衡机制存在短板 [9] - 公司未及时披露与广州轻工的关键协议,且在公告与长江国贸的转让计划时未充分提示潜在纠纷风险,直至诉讼发生后才披露,导致市场信息不对称,违背信息披露原则 [11] - 控股股东未评估违约可能引发的诉讼及股份冻结等连锁风险,暴露了公司风险管理体系在股东层面的失效 [11] 经营业绩与战略挑战 - 为应对市场竞争,公司于2023年11月启动“17年来最大规模降价”,但2025年上半年门店净减少259家(关闭430家,新开171家),业绩未能扭转 [13] - 引入国资被视为公司摆脱价格战、实现供应链整合与业务转型的关键,但交易失败导致优化供应链、降低成本的关键契机丧失 [15] - 交易失败后公司控制权与治理结构不确定性增加,加之第二大股东达永有限公司及高瓴系股东持续减持,累计减持比例超14%,进一步影响股权稳定性 [15][16] 市场影响与后果 - 控制权转让终止导致公司股价次日下跌1.73%,市值缩水至50.21亿元,中小股东因控制权不稳定及股价波动承受损失 [12] - 公司面临广州轻工提起的10.23亿元诉讼索赔,同时失去了借助武汉国资的产业资源和资金实力应对量贩零食品牌竞争的机会 [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