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机器人公司融资疯了:各地国资大手笔打钱;有一家刚融资就停摆了?

行业融资概况 - 2025年第三季度国内机器人赛道融资事件达243笔,同比增长102% [1] - 同期估算总融资额为198.1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72% [1] - 有26家机器人公司在Q3获得数亿元以上融资,其融资总额占整个赛道一级市场融资总额的63% [1] - 融资额排名前20的公司中,有15家公司的投资方名单中出现国资机构,占比达到75% [1] 国资投资布局 - 各地方国资重金布局机器人产业,例如雄安基金投资梅卡曼德机器人、合肥滨湖金投投资众擎机器人和零次方机器人、北京国管投资松延动力Noetix和云深处科技、苏州基金投资一星机器人 [1] - 国资投资主要出于两个目的:支持本地机器人产业发展以及通过股权投资吸引外地成熟公司落地,实现招商引资 [1] - 国资参与投资的企业多集中于具身智能、工业机器人、AI+机器人等核心技术领域,避开了以出海市场为导向的纯消费级机器人赛道 [17] 头部融资企业案例 - 众擎机器人、星迈创新、自变量机器人三家公司在Q3各自获得约10亿元人民币融资 [4] - 它石智航、星海图均宣布了1亿美元以上的融资 [4] - 众擎机器人在2025年7月连续完成两轮融资,合计金额近10亿元人民币,投资方包括星航资本、京东、溥泉资本等 [5] - 星迈创新于2025年9月完成10亿元新一轮融资,由美团龙珠独家领投,融资将用于产品研发、渠道拓展和人才吸纳 [9] - 自变量机器人于2025年9月完成近10亿元A+轮融资,由阿里云、国科投资联合领投,融资将用于基础模型训练和硬件产品迭代 [12] - 它石智航于2025年7月完成1.22亿美元天使+轮融资,由美团战投领投,融资用于产品研发与模型训练 [13] - 星海图在2025年7月完成A4、A5轮融资,总额超1亿美元,由美团龙珠与今日资本领投 [16] 细分赛道热度 - 融资额TOP20企业中,具身智能概念的机器人企业占比近半 [18] - 除梅卡曼德机器人外,多数具身智能机器人公司成立于2023-2025年,技术成熟度不高,商业化落地规模有限 [18] - 存在对具身智能商业模式可持续性的质疑,例如客户群体可能局限于高校、竞争对手或央企展示用途 [19] 中美市场对比 - 中国头部机器人独角兽如智元机器人、宇树科技、梅卡曼德、云深处等估值普遍在10-30亿美元之间 [20] - 美国机器人独角兽Figure AI在2025年9月完成C轮10亿美元融资后,估值达到390亿美元,是国内同赛道企业估值的数十倍 [20] - 美国风险投资估值逻辑更侧重于赛道认可和创始人团队背景,即使没有产品原型也可能获得极高估值 [22] 企业动态与风险案例 - 一星机器人于2025年5月成立,在半年内官宣两次数亿元融资,但据2025年10月报道公司已解散,业务可能回归吉利汽车集团,技术团队或重新创业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