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两个魔芋概念股的资本故事:盐津铺子向左,卫龙向右
盐津铺子盐津铺子(SZ:002847) 36氪·2025-10-22 20:22

行业趋势与市场表现 - 魔芋零食从火锅配料和餐饮原料转变为货架主角和资本宠儿,成为零食赛道大单品[1] - 魔芋产业市场规模预计2025年突破300亿元,未来三年复合增长率维持在11.8%左右[7] - 赛道从"爆品"转为"红海",三只松鼠、劲仔食品、洽洽食品、周黑鸭、来伊份等三十多个品牌已推出魔芋制品[6] 主要公司业绩与股价 - 一致魔芋股价过去一年从10.46元一度飙升至59.68元[1] - 盐津铺子股价一度冲至98.98元,随后回落至70元区间;卫龙港股股价从17.5港元高点跌至约10港元[7] - 2024年魔芋爽带动卫龙蔬菜制品营收同比增长59.1%至33.7亿元,首次超过辣条业务[5] - 2024年盐津铺子休闲魔芋制品营收8.38亿元,同比增长76.1%,占比15.8%[5] - 2025年上半年卫龙蔬菜制品营收同比增长44.3%至21.09亿元,占比60.5%;盐津铺子休闲魔芋制品营收7.91亿元,同比暴涨155.1%,占比升至26.9%[5] - 卫龙蔬菜制品收入占比从2022年不足30%跃升至2025年上半年60.5%[8] 产品策略与营销转变 - 魔芋产品初期以"低脂/低卡/轻负担"健康标签切入市场,现在叙事重心转向"好吃/辣爽/嚼劲和还原度"[3][4] - 卫龙上线"麻酱魔芋爽"等强调风味层次单品;盐津铺子推进麻酱、酸辣、香辣烤肉等组合,并与三养推出联名[4] - 魔芋增长逻辑从健康叙事转向口味、价格与渠道效率竞争[4] 成本与盈利能力 - 魔芋精粉价格2024年翻倍上涨,从每斤2元涨至4元左右;鲜魔芋价格从每吨3000元涨到六七千元,魔芋精粉一度突破9万元/吨[5] - 盐津铺子魔芋精粉采购均价较上年同期上涨超30%,毛利率从32.53%下滑至29.66%[6] - 卫龙蔬菜制品毛利率由52.52%降至46.5%[6] 公司战略差异 - 卫龙增长模式高度依赖魔芋周期,蔬菜制品设计产能同比增长59.4%至9.47万吨,调味面制品产能缩减三成[9][10] - 盐津铺子保持蜜饯、坚果、肉类卤味等多品类布局,魔芋是新增引擎但不是单一支柱[11] - 盐津铺子在云南曲靖建立魔芋精粉加工基地强化上游控制力,利用既有渠道网络加速铺货[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