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证监会未来工作重点 - 未来6个月将推进促进发行、增加流动性、拓展离岸人民币业务、新世代基建四大支柱工作[1][4] - 促进发行措施包括通过发行政府债券引领市场发展 并向目标市场推广香港优势 扩大家族办公室等投资者基础[1] - 增加流动性措施包括落实场外固定收益及货币衍生工具制度 促进在香港发展回购交易中央对手方[1][4] - 拓展离岸人民币业务措施包括扩大离岸人民币应用 完善互联互通机制以提升流动性和产品供应[4] - 新世代基建方面将为市场基建做准备 助力新一代电子交易平台发展 促进代币化固定收益产品创新[4][6] 香港金融市场表现与趋势 - 香港已成为亚洲领先国际债券发行地和全球最大离岸人民币枢纽 对发行人和投资者吸引力增强[2] - 集体投资计划总交易额达历史新高 销售激增76%至2.24万亿港元[2] - 货币市场基金比例由2023年76%上升至2024年80% 反映在宏观经济不明朗下对低风险稳定收益需求强劲[2] - 全球主动管理型基金规模占比持续上升 反映投资者对阿尔法收益追逐 在另类资产领域趋势更明显[1] 全球宏观经济与市场判断 - 全球原有经济增长模式已无法持续 资产配置基本逻辑发生改变 单纯依靠贝塔收益难满足投资者目标[1] - 全球债务高速增长难以为继 传统安全资产面临重新定义 黄金价格和比特币上涨反映对法定货币购买力担忧[7] - 美元在全球储备中占比从2000年60%降至2025年41%[7] - 黄金全球总市值突破27万亿美元 成为全球第二大储备资产[7] - 地缘政治风险首次超越通胀成为主权投资者首要关注点 83%受访者担忧地缘风险[9] - 人工智能是工业革命级别创新 将改变社会经济底层逻辑 其受益人群集中在特定行业和科技精英[9] 香港战略定位与发展方向 - 香港可突出超级联系人超级增值人战略定位 在存量博弈下成为多方接受的中间地带[9][10] - 可利用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推动中国绿色标准与国际标准互认 在数据跨境AI伦理等领域探索成为中外合作沙盒[10] - 在全球经济增长从增量扩张转向存量博弈再平衡背景下 前沿科技竞争持续[9] 沪港通机制发展与成效 - 上交所将携手港交所持续优化沪港通机制 服务境内外投资者 推动在岸离岸市场协同发展[1][14] - 沪港通开创跨境证券投资新模式 探索出金融高水平对外开放新路径[11] - 自开通以来机制不断优化 包括2016年取消总额度 2018年双向扩大每日额度至四倍 2019年纳入不同投票权公司等[13] - 截至9月底 外资通过沪股通累计成交总额达90.1万亿元[13] - 沪股通日均成交金额由2014年开通首月47亿元增长至2025年9月1456亿元 9月交易金额占沪市A股比重近7%[13] - 内地投资者通过沪市港股通累计成交总额达37.5万亿元 日均成交金额由开通首月6亿元增长至2025年9月894亿元[13]
香港证监会、港交所、上交所 最新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