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高盛:中国“慢慢牛”正在形成,A/H股27年底有望上涨30%
高盛高盛(US:GS) 36氪·2025-10-23 10:04

核心观点 - 中国股市的投资逻辑正发生根本性转变,市场已进入一个更持久、波动性更低的"慢牛"阶段 [1] - 到2027年底,包括A股和H股在内的中国关键股指有约30%的上涨潜力 [1] - 上涨主要由约12%的盈利年均复合增长和5-10%的估值重估共同驱动,标志着市场从"希望"阶段进入"增长"阶段 [1] 市场趋势与表现 - 自2022年末低点以来,MSCI中国指数已反弹81%,收复此前超6万亿美元市值损失约一半 [2] - 市场曾经历4次重大回调,平均回调幅度达22%,导致"交易中国"而非"投资中国"成为主流心态 [2] - 预测中国股市将告别剧烈波动,迎来持续上行趋势 [2] 政策环境分析 - 政策总体上已转向市场友好型,有效降低了市场的左尾风险 [3] - 2024年4月推出的新"国九条"开启公司治理改革新篇章,旨在提升股东回报,吸引长期资本入市 [3] - 2024年中国上市公司股息和回购总额达创纪录的3万亿人民币,预计2025/2026年增至3.6万亿至4万亿人民币 [3] - 对占上市公司总市值60%的民营企业的监管环境已显著放宽,对恢复企业家信心和盈利动力至关重要 [3] 盈利增长动力 - 三大新动能有望将指数每股收益增长推升至约12%的水平 [4] - 人工智能对盈利增长的贡献被上调至每年3个百分点,得益于中国科技巨头在AI资本支出上的加速投入 [4] - "反内卷"政策有望帮助部分行业实现利润率正常化,预计每年为指数EPS增长贡献1.5个百分点 [4] - 企业"出海"趋势预计每年为指数EPS增长再添1.5个百分点 [5] 估值水平分析 - MSCI中国指数12个月动态市盈率为12.9倍,沪深300指数为14.4倍,均处于周期中部水平 [6] - MSCI中国指数市盈率较发达市场折价35% [6] - A股股权风险溢价相对于仅为1.8%的十年期国债收益率,显示出较高吸引力 [6] - MSCI中国的公允市盈率区间为13.7倍至15.7倍,表明当前价格未完全计入AI和流动性带来的上行潜力 [6] 资金流向分析 - 国内正发生从房地产和固收类产品向权益市场的"资本大迁徙" [7] - 中国家庭资产配置中房地产占54%,现金和存款占28%,股票仅占11%,远未达最优配置 [7] - 预测未来几年可能有超6万亿人民币资金从楼市、固收产品和存款中重新配置到股市 [7] - 随着美联储政策转向宽松,全球基金对中国的低配状况使其具备修复配置的动力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