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业绩 - 第三季度营收达到281亿美元,同比增长12%,环比增长25%,超出市场预期的272.4亿美元 [1] - 第三季度净利润为13.73亿美元,同比大幅下降37% [1] - 汽车业务营收为212亿美元,略超预期的209亿美元 [4] - 储能业务收入为34亿美元,同比增长44%,毛利率为31%,超出预期的27% [6] - 服务及其他业务收入为34.8亿美元,同比增长25% [6] - 公司整体汽车毛利率从17.2%下降至17% [7] 运营与交付 - 第三季度汽车交付量为49.7万辆,大幅超出卖方预期的44.4万辆 [4] - 美国市场因IRA补贴退坡出现抢购潮,中国市场由Model Y L三排版本车型拉动 [4] - 公司预计第四季度交付量在42万至44万辆左右,相比第三季度将出现环比下滑 [11] 成本与费用 - 第三季度运营支出激增50%至34亿美元,其中研发费用高达16.3亿美元,主要投向HW5.0芯片、Robotaxi与Optimus研发以及AI员工股权激励 [7] - 销售与行政费用为15.6亿美元,新增费用包括2.4亿美元重组及降本增效费用、特定法律案件支出与股东大会筹备成本 [7] - 美国市场单车成本因零部件关税增加约2650美元,中国市场进口Model S/X需额外承担每辆8.75万美元税费,仅第三季度关税影响就超过4亿美元 [7] 未来产品与战略 - 公司取消了廉价版Model 2.5的生产计划,转而推出起售价低10%至15%的减配版Model 3/Y车型 [11] - 公司战略重心已全面转向AI、Robotaxi及人形机器人Optimus [12] - 自动驾驶服务Robotaxi计划在年底前于奥斯汀取消安全驾驶员,并将服务扩展至8到10个城市,较此前覆盖50%美国人口的目标有所收窄 [12] - 专为完全自动驾驶设计的Cybercab计划于2026年第二季度开始生产 [12] - 人形机器人Optimus的3.0原型机发布计划从2025年第四季度推迟至2026年第一季度,量产时间从2026年初推迟至年底 [13] - 公司放弃了原定2024年生产5000台Optimus机器人的计划 [13] 技术与研发进展 - FSD V14版本已上线,改进了避障、应对紧急车辆等复杂场景,并整合了Robotaxi核心模型 [8] - FSD总行驶里程已突破60亿英里,呈指数级增长 [8] - 即将量产的AI 5芯片通过删除传统GPU等模块,在某些场景下性能相比AI 4有40倍提升,将委托三星和台积电在美国的工厂生产 [11] - FSD在中国和欧洲的审批仍无明确时间表,欧盟整体审批预计要到2025年5月投票 [11] - Optimus机器人的手部设计难题仍有待突破,且因供应链尚不存在,公司需进行深度垂直整合 [15] 公司治理与市场反应 - 公司将于11月6日举行股东大会,就一项潜在价值约1万亿美元的薪酬方案进行投票,若通过将成为美国企业史上规模最大的高管薪酬方案 [16] - 截至10月23日,该薪酬方案的支持率为42%,若未通过可能影响两大战略业务的推进节奏 [16] - 马斯克将其对公司控制权的诉求与机器人项目直接关联,称若没有足够投票权,对建立机器人军队感到不安 [16] - 高盛与摩根士丹利均在研报中提及公司短期盈利能见度不足,摩根士丹利将2026年盈利预测下调12%,核心顾虑是Robotaxi商业化节奏与Optimus技术突破的不确定性 [20] - 在第三季度,受交付量超预期和FSD V14上线等利好催化,公司股价上涨了40% [2]
绩后下跌,特斯拉面临关键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