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背景与市场机遇 - 美国技术出口管制收紧导致英伟达高端GPU在中国市场供应几乎“归零”,为国产GPU企业创造了历史性机遇[1][13] - 中国AI智算GPU市场规模从2020年的14286亿元迅速增至2024年的99672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625%,预计至2029年将提升至103万亿元规模[14] - 英伟达CEO黄仁勋称,由于美国出口管制,英伟达近乎100%退出了中国市场,市场份额从95%降至0%[13] 主要公司IPO进展 - 沐曦集成电路的科创板IPO申请于10月24日进入上市审核委员会审议阶段[1][4] - 摩尔线程科创板IPO申请于9月26日成功通过上交所上市委审议,从6月30日申请到过会仅用88天,若上市将成为今年科创板最大IPO[4] - 壁仞科技已于8月17日递表港交所,其在香港上市前估值达到140亿元[7] - 燧原科技于2024年8月启动A股上市辅导,天数智芯也传出将赴港上市消息[8] 公司产品与技术路线 - 沐曦先后推出用于智算推理的“曦思N”系列GPU和用于训推一体的“曦云C”系列GPU,其C500芯片在部分场景测试中已达到或优于英伟达A100表现,下一代C700目标逼近英伟达H100水平[1][6] - 沐曦截至2025年9月5日在手订单金额为1430亿元,以曦云C500系列板卡为主[6] - 摩尔线程自2021年至2024年连续四年推出四代芯片,2024年推出的第四代“平湖”支持FP8精度,2023年推出支持千卡集群的KUAE1,2024年底升级为支持万卡的KUAE2[5] - 2024年摩尔线程AI集群产品收入占总营收比例达4242%,为184亿元[5] - 壁仞科技2022年8月发布的BR100芯片创出全球算力纪录,峰值算力达到当时国际领先厂商在售旗舰产品的3倍以上[8] 融资与估值情况 - 壁仞科技从2019年9月成立到2021年3月完成B轮融资,约18个月里融资额超过47亿元,创下国内芯片创业公司融资纪录[7] - 2024年6月,壁仞科技完成新一轮总金额达15亿元融资,由广东和上海国资背景机构领投[7] 面临的挑战与差距 - 国产GPU在硬件上可能落后英伟达1-2代,但软件生态的差距可能是5至10年,英伟达CUDA平台已形成完整开发者生态,国产GPU软件栈尚在起步阶段[10] - 国产GPU主流采用7nm或14nm制程,而英伟达已经进入4nm时代,且美国对华晶圆代工限制新规卡住了先进制程芯片制造[11] - 英伟达每18至24个月就会推出新一代产品,性能提升30%至50%,国产GPU企业必须在追赶的同时应对对手的持续创新[11] - 按销售金额计,2024年中国AI加速器市场中,英伟达约占66%、华为昇腾约占23%、AMD约占5%,其余厂商(含摩尔线程、沐曦等)合计约占1%[12] 市场趋势与积极信号 - 推理市场被认为更现实的市场选择,未来五年国内训练和推理算力年复合增速将分别为50%和190%[11] - 中国算力中心和云厂商开始更坚定地转向国产AI芯片,给国产GPU企业创造前所未有的市场空间[13] - 甘肃庆阳国产万卡推理集群已由燧原科技等合作方点亮并对外服务,LightSphere X光互连光交换GPU超节点发布,打通跨机柜超大规模训练的互联瓶颈[12] - DeepSeek的走红被视为国产AI算力的练兵场,多家国产芯片公司积极适配DeepSeek,国产算力得到进一步认可[14]
GPU算力竞速:国产芯片的历史性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