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展会实探:人形机器人量产“卡”在哪?

"在低成本、高智能的人形机器人赛道上,全球正站在同一起跑线,这为中国企业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突围机遇。而中国强大的工程化落地能力与产业化配 套体系,正让我们在人形机器人等新赛道上迸发强劲活力。"IROS 2025大会主席、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王贺升表示。 "中国突破": 从能稳稳抓起薄壁玻璃杯的灵巧机械手,到可在复杂环境中精准识别微小物体的"超级视觉系统",再到尺寸、厚度与人类指尖几乎无异的仿生视触觉传感 器……10月23日,IROS 2025(国际智能机器人与系统大会)进入收官日,杭州国际博览中心的展厅内依旧热度不减。 机械关节运转的精密声响与嘉宾们的专业讨论交织共振,勾勒出智能机器人产业迭代升级的鲜活图景,也让"中国硬科技"的力量在国际舞台上愈发凸显。 从部件到系统的全面进阶 火爆的宇树科技展台记者杨烨摄 不止于此,展会现场集中涌现出多模态智能机器人、自主导航核心算法、高扭矩密度伺服电机等一批硬科技成果。全球顶尖科研团队与企业代表围绕"感 知-决策-执行"全链条技术突破展开深度对话,中国企业在核心部件自研、系统集成等领域的进展,成为国际同行关注的焦点。 "随着技术持续迭代,机器人正加速从工业场景向家庭服务、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