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美国车企拆完小米SU7承认做得不错,却点破中国电动车不可复制:零资本成本+低人力 【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分析】

行业竞争格局转变 - 美国造车新势力Rivian的CEO拆解小米SU7,标志着美国车企开始向中国电动车技术“取经”[2] - Rivian CEO承认小米SU7是一套执行到位、垂直整合程度很高的技术平台[2] - 中国已构建全球最大最完整的汽车产业链,汽车零部件企业超过10万家,覆盖1500种部品,形成全产业链闭环[2] 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现状 - 截至2024年上半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2472万辆,纯电动车占比超过73%[5] - 中国千人汽车保有量在2020年约为225辆,在很短时间内达到美国等国家花费较长时间才达到的水平[5] - 中国新能源汽车均价已跌破16万元,较去年同期的17.2万元下降超过8%[6] 成本优势与产业驱动因素 - 中国车企通过“接近零的资本成本+极低劳动力成本”的组合实现技术迭代与成本控制的双重突破[2] - 电池成本较2022年下降15%,规模化生产带来的成本分摊效应显著[6] - 比亚迪的垂直整合模式使其电池成本较行业平均水平低15%-20%[6] - 地方政府推出的消费补贴、免购置税政策进一步降低了消费者购车成本[6] 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全球竞争力 - 中国新能源汽车参与国际竞争具有供应链完整度强、产业聚集度高、充分市场竞争、超大市场规模快速促进技术迭代的优势[8] - “技术降本+政策让利”的组合策略让中国新能源汽车真正走进大众消费市场[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