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 特斯拉2025年第三季度财报呈现“增收不增利”的矛盾态势,营收创历史新高但净利润大幅下滑,核心汽车业务增长乏力,公司战略重心正从传统汽车制造转向人工智能、自动驾驶出租车和人形机器人等新兴领域,但面临技术、监管和商业化方面的现实挑战 [2][3][9][13][18][24] 财务表现 - 第三季度总营收达到280.95亿美元,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12%,高于市场预期的272亿美元 [2][4] - 汽车业务收入为212.05亿美元,同比增长6%,高于市场预期的209亿美元,但增速远低于总营收增速 [4][10] - 能源业务收入飙升44%至34.15亿美元,服务及其他业务收入增长25%至34.75亿美元,成为财报亮点 [7][8] - 净利润同比大幅下滑37%至13.73亿美元,摊薄后每股收益为0.39美元,同比下降37% [2][5][10] - 运营支出同比增加50%至34.3亿美元,主要与人工智能及其他研发项目投入有关 [5][12] - 汽车毛利率为17%,较上季度的17.2%有所下滑,部分原因是碳积分收入贡献减少 [11] - 公司自由现金流为39.9亿美元,同比增长46%,现金及投资总额达到416.47亿美元,同比增长24% [5] 业务运营 - 第三季度汽车交付量创历史新高,达到49.7万辆,但增长是以牺牲利润为代价 [10] - 公司在北美市场推出降价车型,Model 3标准版起售价降低5000美元至36990美元(降幅约12%),Model Y标准版起售价降低5500美元至39990美元(降幅约12.1%) [10] - 通过在美国提高Model S/X价格以及在中国推出高价版Model Y L等措施,使单车平均收入维持在4.18万美元,与上季度持平 [4][6] - 外部挑战包括特朗普政府对进口汽车零部件加征关税导致上季度额外支出超过4亿美元,以及欧洲市场销量因消费者抵制而持续下滑 [12][23] 人工智能战略 - 管理层将人工智能、自动驾驶出租车和人形机器人定位为公司未来的核心战略,宣称正处于将AI带入现实世界的“关键拐点” [2][13][25] - 自动驾驶出租车是AI战略的核心,计划在2025年底前移除奥斯汀大部分地区Robotaxi车辆的安全驾驶员,并拓展至8-10个新市场 [13][15] - 专门为完全自动驾驶设计的无方向盘和踏板的Cybercab计划于2026年第二季度开始生产 [15][17] - 人形机器人Optimus V3原型计划在2026年第一季度展示,远期产量目标宏大,Optimus 4年产量目标1000万台,Optimus 5目标5000万台至1亿台 [16] - 管理层强调其在特斯拉需要足够的投票控制权以推进AI机器人军团的构建 [18] 技术挑战与风险 - 自研超级计算机Dojo项目于2025年8月宣告失败并解散团队,迫使公司转向与三星等合作伙伴开发芯片,并扩容基于英伟达芯片的“Cortex”超算 [21] - 纯视觉自动驾驶方案在恶劣天气、远端障碍物识别等复杂场景下被质疑存在感知盲区 [21] - Robotaxi在公开测试中出现驶入对向车道、路口不当停车、无预警急刹车等驾驶失误 [22] - Autopilot系统每个季度的平均事故间距里程已连续三个季度同比下降,安全性数据恶化 [23] - 公司面临事故数据透明度的信任危机,被指控在事故发生后对关键数据进行“脱钩”处理 [23] 市场反应与估值 - 财报发布后公司股价盘后一度下跌近5%,尽管市值突破1.4万亿美元,市盈率高达约250倍,是标普500指数中第四昂贵的股票 [18][19] - 分析师观点分化,看多者认为特斯拉是全球现实世界AI领导者,看空者指出其AI业务盈利遥远且竞争激烈 [18][21] - 管理层下调了AI业务的近期推进目标,Robotaxi覆盖目标从“美国一半人口”调整为“8-10个城市”,Optimus生产线启动时间从2026年初推迟至年底 [23]
特斯拉的十字路口:“增收不增利”,马斯克豪赌AI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