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腾讯首次系统披露研发进展:AI生成50%新增代码,研发自动化水平同比提升67%

AI深度融入研发体系 - AI已成为公司研发体系的核心力量,深度嵌入软件开发流程,是保持长期竞争力的关键引擎[1] - 超过90%的工程师使用AI编程助手,50%的新增代码由AI辅助生成[1][2] - AI的应用推动整体研发效能提升超过20%,研发自动化水平同比提升67%[1][3] AI提升研发效率与质量 - AI辅助使工程师平均编码时间缩短40%[2] - AI在代码质量控制环节参与度达94%,扮演“AI质检员”角色,在人工评审前进行预审[2] - 由AI发现并被采纳修复的代码缺陷占28%,推动代码评审环节有效问题检出量增长44%[2] - 自动化工具与AI技术结合,全年修复超过540万个代码缺陷与安全漏洞[3][19] 研发平台支撑自动化与快速交付 - WeDev研效平台每月帮助节省530万次手工操作[1][3][15] - 2025年公司日均完成需求1.6万个,同比增长25%,平均完成时长缩短12小时[3][11] - AnyDev云研发平台将环境准备时间从一天压缩至1分钟[3] - 平均BUG解决时长缩短8小时,实现“早发现,早修复”[3][13] AI赋能各业务线效能提升 - 81%的研发团队依托WeDev平台实现全流程效能提升[4] - 微信后台团队编译耗时降低50%,微信支付需求交付周期缩短31%,发布质量提升14%[4][26][28] - 腾讯游戏美术制作自动化率达到95%[4][32] - 腾讯云65%的新增代码来自AI代码助手,人均千行代码BUG率降低31.5%[4][34] - 腾讯广告迭代效率提升2倍,90%版本发布实现全流程自动化,线上故障减少75%[4][36] 研发投入与组织规模 - 研发人员占员工总数的76%,即每四名员工中有三名从事研发工作[1] - 第二季度研发投入达202.5亿元,自2018年以来累计研发投入高达3795亿元[5] - 公司每月新增代码超过3.25亿行[1][9] 技术战略与开源生态 - 自研混元大模型持续迭代,混元图像3.0在国际测评平台LMArena全球用户盲测中获得第一名[5][40] - 混元3D系列模型社区下载量超过260万,是目前全球最受欢迎的3D开源模型[40] - 公司在GitHub的开源项目累计Star数突破52万,位列全球前十,贡献项目超过200个[6][42] - 公司内部代码开源率超过80%[41] - 编程语言方面,Go、Python、Java、C++是主力,Go语言在后端服务中广泛应用,Python为AI项目首选[6][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