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有化方案 - 大股东计划以每股1.000港元的价格将五矿地产私有化,较未受干扰日收市价0.350港元溢价约185.71%,较最后交易日收市价0.490港元溢价约104.08% [3] - 私有化最高现金代价约12.76亿港元,将由要约人以内部资源拨付 [3] - 截至公告日期,要约人持有公司约61.88%的股份,无利害关系计划股东持有约38.12%的股份 [3] 退市原因与程序 - 公司认为其上市平台优势已丧失,股份流动性长期处于低水平,过去12个月的日均交易量约为44万股,仅占无利害关系计划股份数目的约0.03% [5][6] - 退市程序需获超过75%的无利害关系股东投票同意,并需经港交所及百慕大法院审批 [4] - 自2009年起,公司未通过发行股份从公开市场筹集任何资金,股份价值持续被低估限制了其筹资能力 [6] 财务业绩表现 - 公司连续三年亏损,2022年至2024年净亏损分别为13.60亿港元、5.26亿港元、37.48亿港元,三年累计亏损超58亿港元 [7] - 2024年收入为98.83亿港元,2025年上半年收入进一步降至19.76亿港元,净亏损5.80亿港元 [7] - 截至2025年6月末,公司资产总额为393.72亿港元,净资产89.69亿港元,现金及银行存款19.83亿港元,净负债率达215.4% [7] 战略转型与母公司支持 - 公司正推进轻资产化与城市综合服务方向的战略转型,2025年中期报告首次将物业管理业务作为独立板块披露,该业务上半年收入增长11.3% [8] - 中国五矿集团已形成包括金融地产在内的业务体系,拥有9家上市公司,可为五矿地产提供资源支持,例如今年2月公司在集团背书下获得10亿元的三年期定期贷款融资 [9] 市场整合预期 - 市场关注五矿地产退市后与集团旗下另一地产平台中冶置业的整合可能性 [2][9] - 中冶置业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1.92亿元,同比增长43.85%,但利润总额为-18.34亿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7.77亿元 [9] - 截至2025年6月底,中冶置业资产总计为807.55亿元,负债合计为732.51亿元,货币资金较上年末下降31.99%至11.31亿元 [10]
连亏三年“已失去上市平台优势”,五矿地产宣布退市,复牌涨超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