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存储的超级周期,还能上车吗?

文章核心观点 - AI发展引发“存储超级循环”,推动存储芯片价格大幅上涨,行业进入新一轮上行周期 [1][3][5] - HBM(高带宽内存)和DRAM是此轮AI浪潮中的最大受益者,NAND等品类受益程度相对较低 [6][7][8] - 存储芯片市场存在大国博弈,国产替代是A股相关公司的主要投资逻辑,而海外巨头(如美光)已进入业绩兑现期 [10][14][22][28][34] 存储芯片价格与周期分析 - 截至10月21日,全球DRAM: DDR4 (16Gb) 现货平均价上涨484%,达到18.63美元 [1] - 存储芯片行业呈现强周期性,约每3-4年经历一次“上升到下行”的轮替,当前上行周期由AI大模型训练的强劲需求拉动 [3][5] - 历史周期显示,上行阶段由智能手机普及、疫情宅经济等需求端因素触发,下行则多因产能过剩导致 [6] AI驱动的存储需求与品类受益分析 - AI发展的瓶颈从算力(GPU)转向存力(存储),存储性能不足会导致算力空转 [6] - HBM作为DRAM的高端变体,通过芯片堆叠技术实现更高性能,其单位GB价格高于传统DRAM 20倍以上 [7][8] - 美光预计2026年HBM市场规模将达到500亿至600亿美元,2030年潜在市场总额达1000亿美元 [8] - 存储原厂将产能转向高毛利的HBM,挤压了传统DRAM(如DDR4)产能,导致其供应紧张和价格上涨 [8][9] 地缘政治与国产替代机遇 - HBM产能由美光、三星、SK海力士三巨头主导,2025年Q2市场份额合计超过90% [10] - 美国对华出口管制可能限制中国获取先进HBM,短期内影响中国大模型训练进展 [10][12] - 中国政策推动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国产化率超70%,并为政府采购国产产品提供20%的价格扣除,为国内存储厂商创造发展空间 [14] - 国内厂商如香农芯创、兆易创新等在企业级DRAM领域推进国产替代,确定性高于消费级市场 [16][17] 国内外存储公司估值与业绩对比 - A股存储公司估值远高于海外同业,兆易创新、香农芯创的市盈率(TTM)分别为125.87和183.19,而美光为27.18 [21][22] - 部分A股公司业绩未随芯片涨价改善,香农芯创2025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1.36%,江波龙上半年净利润同比下滑97.51% [23] - A股存储公司上涨主要依赖国产替代叙事和板块流动性溢价,部分公司估值已透支2027年业绩预期 [24][25] - 美光2025财年营收373.8亿美元,同比增长48.9%,Non-GAAP净利润94.7亿美元,第四财季毛利率升至46% [28][29] - 美光给出乐观业绩指引,预计2026财年第一季度收入122~128亿美元,毛利率49.5%~51.5% [30] 投资逻辑与标的分析 - 美光作为美股标的,业绩已兑现,若存储景气周期延长,其估值有望从当前的周期股逻辑切换为成长股逻辑 [31][32][33] - 国内可关注长鑫存储的IPO进展,其HBM技术突破可能带来价值重估 [27] - A股存储厂商股价受行业利好(如DDR4涨价、AI基建超预期)推动,但与基本面业绩关联度较低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