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热评|让每个乘客从从容容 是一个机场最大的“出息”
事件概述 - 知名歌手郑智化在深圳机场登机时遭遇困难,其轮椅因升降车与机舱门存在25厘米高度差而无法推进,本人需“连滚带爬”进入机舱,并指责机场服务人员态度冷漠 [1] - 深圳机场迅速回应,在事发当天通过官方微博道歉并启动核查,随后发布正式说明并公布整改措施,包括为轮椅旅客航班优先安排廊桥、增加现场保障人员至2名、试点启用带坡度的登机连接装置 [1][5] 服务标准与执行差距 - 民航局已于2025年5月发布详尽的无障碍环境建设指南,要求机场提供升降车等服务 [3] - 深圳机场的服务设施和项目规定完善,且在2024年7月成功完成了全国残特奥会的抵离保障演练,显示其具备高标准服务能力 [4] - 但日常服务中,工作人员机械遵循安全规范(登机车与舱门需保持20厘米高度差),未能灵活解决旅客的实际困难,导致标准流程与现场服务效果出现脱节 [3][5] 运营数据与服务质量挑战 - 深圳机场旅客吞吐量从2010年的2671.34万人次大幅增长至2024年的6147.7万人次,其中国内旅客吞吐量排名全国第二,业务规模迅速扩张 [5] - 业务量快速增长背景下,机场在集中性的重大赛事保障中游刃有余,但对日常偶发的特殊旅客服务却出现保障不力的问题,凸显服务意识与运营规模不匹配 [4][5] 行业启示与改进方向 - 事件反映出公共服务质量的提升不能仅依赖名人效应,普通旅客的体验同样重要,根本在于服务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和以人为本的服务意识 [2][3] - 长期解决方案需超越流程和设备的完善,应着眼于企业文化和奖惩机制的变革,使服务质量在效率和速度目标中获得更高权重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