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导向与行业机遇 - 国家政策将新材料产业定位为新兴支柱产业,重点支持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低空经济及核聚变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2][3] - 高端材料领域存在“高端依赖进口、低端产能过剩”的行业痛点,国产替代已成为不可逆的发展趋势[3] - 核聚变被视为终极清洁能源,国际原子能机构预测其全球市场规模到2050年有望突破40万亿美元[3] - 人形机器人市场前景广阔,高盛预测2035年全球市场规模达1540亿美元,花旗银行预测2050年突破7万亿美元,其核心部件对高氮合金等高端材料需求旺盛[6] - 中国低空经济高速发展,民航局预测2025年市场规模达1.5万亿元,2035年突破3.5万亿元,相关硬件设备对轻量化、高强度新材料存在旺盛需求[6] 技术突破与产品应用 - 粉末冶金技术是公司核心竞争力,能从根本上解决传统钢材内部结构缺陷,实现材料性能质的飞跃,并建成8000-10000吨高合金粉末年产能,处于国内领先地位[8] - 采用粉末冶金技术制造的模具运行寿命超20000模次,较传统工艺产品6000模次提升近3倍,未来有望达5万-8万模次,显著降低下游客户生产成本[8] - 2025年上半年粉末冶金材料销量达589吨,环比提升66.4%,单价达14.9万元/吨,显著高于公司现有高速钢和模具钢产品[9] - 公司与恒而达签订五年供货协议,自2026年起每年供应锯切工具专用粉末高速钢不少于100吨,为未来业绩提供稳定支撑[9] - 公司研发的TPMDM02N高氮钢硬度达58.5-60HRC,已交付润孚动力用于人形机器人行星滚柱丝杠生产,并成功攻克核聚变装置用中子屏蔽新材料的关键技术,实现小批量试产[9] - 公司钛合金产品取得突破,钛合金丝材获得首笔航天级紧固件订单,并通过GE等北美客户审核,成为航空航天用钛合金粉末母材合格供应商,同时完成ISO13485医疗器械质量体系认证,布局医疗健康领域[13] 战略布局与财务表现 - 公司以研发创新为核心驱动力,2025年上半年研发项目总数达144项,新品开发583项,申请发明专利111项[15] - 通过将钛合金子公司天工股份分拆至北交所上市,拓宽融资渠道,加速其在航空航天等新兴产业领域的独立发展[15] - 公司具备8000-10000吨高合金粉末年产能,覆盖钛合金、铜合金、高温合金等,以满足机器人、航空航天等领域增长需求,并持续攻关核聚变材料工艺[15]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2.03亿元,同比增长10.4%,展现出在外部压力下的财务韧性和增长能力[16] - 机构看好公司发展,第一上海证券预测其2025至2027年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长率超30%,目标价4.38港元,较当前股价有48.47%上升空间;兴业证券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17]
核聚变等新兴产业东风已至,天工国际(0826.HK)以材料创新激活新动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