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奇瑞汽车董事长尹同跃:全球化创新驱动汽车工业蝶变

上市后战略与增长曲线 - 上市募集资金将重点投向研发与海外业务拓展,以资本思维推动发展,平衡当期经营质量与未来成长性[2] - 公司锚定三大增长曲线:第一曲线是汽车生产制造主业的电动化、绿色化与智能化,风云A9L月销突破1万台,风云T11预计月销也超1万台[2];第二曲线是围绕用户拓展人车家生态、备件、绿能等业务[3];第三曲线是通过AI赋能,将汽车电子架构、算法等技术延展至人形机器人、飞行汽车等新领域[3] - 公司提出“量价利协同增长”目标,要求毛利增速大于单价增速,单价增速大于销量增速,通过技术差异化实现溢价,避免单纯追求销量规模[4] 技术创新体系与研发布局 - 公司构建“瑶光+开阳”双实验室联动创新体系:瑶光实验室聚焦1至3年短期技术攻坚,覆盖300多个新能源与智能化项目,全球3万多研发人员实现24小时技术攻关[4][5];开阳实验室联合全球100多所高校开展0到1原始创新,通过“1779技术工程”发掘4000多项前沿课题[5] - 开阳实验室采用“成果共享、风险我担”机制,为高校团队提供资金与产业化支持,成功则联合组建公司并允许团队持股,例如联合高校突破技术后产出热效率达48%的鲲鹏天擎发动机[5] - 公司推行“阿米巴组织”模式,将大企业拆分为微小作战单元,后台提供共享平台支持,并倡导“四心四力”企业文化以保持创新活力[6] 全球化战略与本地化实践 - 公司全球化成果显著,全球累计用户超1772万,海外用户突破543万,海外营收占比接近一半,产品远销12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16个KD工厂,并计划建立26个海外研发中心[1][7] - 全球化理念从“产品出海”升级为“生态落地”,提出“In Somewhere, For Somewhere, Be Somewhere”,强调成为当地企业公民,参与本地化经济建设[7] - 本地化策略包括提前搭建服务网络、落实法规开发等“四个开发”,例如针对欧洲市场由德国工程师进行长期测试,在西班牙合作焕新传统品牌EBRO并落地新工厂解决就业[7] - 公司构建“全球1+7+N”研发布局,依托8大海外研发中心开展深度本地化开发,坚持推动本地供应链建设与人才培养,计划未来海外员工占比和海外营收占比均超国内[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