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美国对我们警告:若不取消稀土限制,将冻结在美资产,美企撤离中国

文章核心观点 - 美国对中国稀土出口管制的威胁外强中干,暴露了其在关键矿产供应链上的战略焦虑和软肋 [1][3] - 中国凭借在稀土产业链的绝对主导、全球实体经济的核心地位以及去美元化趋势加速这三张王牌,在博弈中处于有利位置 [6][10][16] - 美国提出的制裁措施如资产冻结、美企退出、踢出SWIFT系统更像是“七伤拳”,在伤害中国之前会先严重损害美国自身利益 [11][12][14] 稀土供应链现状 - 中国掌握全球69%的稀土开采、92%的精炼能力以及98%的磁体制造产能,拥有近乎垄断的控制力 [8] - 美国企业稀土库存仅能维持两三个月,若供应无变化,工业界将面临生产活动无法开展的困境 [5] - 福特汽车已关闭生产探险者汽车的芝加哥工厂一周,日本铃木公司也暂停了主力小型车“雨燕”的生产 [5] - 欧洲业者坦言,若无法及时取得替代品,产线最快7月中旬恐面临停摆 [6] - 美国构建替代供应链需耗时漫长,新矿开发需8至10年,新建冶炼厂需5年以上 [8] 中国的产业与经济地位 - 中国占全球近30%的制造业增加值,发电量占比高达32.3%,超过第二到第五名国家的总和 [8] - 中国是全球大宗商品“超级买家”,铁矿石进口占全球79.7%,原油进口占比17.66%,天然气进口量稳居全球前三 [10] - 美国在华的资产规模高达2.25万亿美元,占其海外总资产的8.29% [12] - 苹果2023年收入中中国占18%,特斯拉上海工厂年产能超90万辆车,美国企业深度依赖中国市场和生产能力 [14] 去美元化与金融博弈 - 全球外汇储备中美元占比已从2000年的71%下降到2024年的58% [10] - 巴西对中国的大豆出口,12%已使用人民币结算,比两年前翻了一倍多 [10] - 阿联酋对中国的原油出口,人民币结算占比冲到18% [11] - 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的贸易额已超过2.1万亿美元,其中不少国家早已使用本币结算 [16] - 中国在美总投资为700亿美元,持有的美国国债已降至7307亿美元,创2009年以来最低值 [12] 行业影响与未来走向 - 高盛估计,若全球稀土供应减少10%,依赖这些材料的行业可能损失高达1500亿美元的产出 [18] - 美国汽车行业为稀土元素短缺而忧心忡忡,未来几个月可能出现大规模停工,情况可能比芯片短缺危机更为严重 [18] - 中国正强化稀土产业优势,包头市投入1300余万元专项资金,支持12个稀土产业链数字化转型试点项目 [18] - 尽管美国与其盟友积极投资“去中国化”的稀土供应方案,但要追上中国仍需至少5年时间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