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形势 - 中国经济具备强大的韧性和广阔的发展空间,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也不会改变 [1][3] - 中国经济发展面临三大机遇:产业体系配套完整的供给优势、大量高素质劳动者和企业家的人才优势、超大市场的需求优势 [2] - 截至2023年,TMT相关行业的营收已经超越房地产,成为国民经济中体量最大的产业,TMT对于整体经济产出的拉动效应也超越了房地产链条 [2] - 当前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外部不确定性增强,逆全球化呈上升趋势,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对全球贸易增长造成不利影响 [3] 银行业转型与发展 - 银行业需服务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加大对制造业企业的融资支持,助力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3] - 银行业应加大对消费领域的信贷支持,有助于推动消费领域企业发展和产品供给,同时创造更多就业岗位 [4] - 未来银行业需丰富金融产品供给结构,以综合化金融服务满足科技创新和财富管理需求,随着商业银行AIC试点范围拓宽,提供综合化金融服务的渠道和工具更加丰富 [5] - 银行业可在推动形成“财富管理规模扩大—加快中长期资金入市—提升股权投资比例—服务科技创新发展—居民财富保值增值”的闭环中发挥作用 [5] 消费潜力释放 -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多渠道促进居民增收、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等举措以促进消费 [6] - 相较于实物消费,服务消费领域具有重复消费特征、不容易形成透支,仍有较大潜力,特别是医疗、养老、托育等民生保障型消费以及体育和文娱消费领域 [7] - 激发居民消费意愿可从四方面着手:将消费补贴向服务消费拓展,增加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规模,推动资产价格企稳以通过财富效应提振消费,强化社会保障以释放居民消费潜能 [8][9] - 居民服务业和住宿餐饮业具有较高的就业拉动效应,2023年平均工资水平分别约相当于全行业均值的59%和60% [8] - 人民银行设立了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激励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服务消费重点领域和养老产业的金融支持 [4]
40年40人|专访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从制造大国迈向创新高地 中国经济稳中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