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市场发展回顾与展望 - 过去五年资本市场基础制度不断完善,市场韧性和抗风险能力明显增强,实现了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有效提升 [2] - 未来五年发展环境复杂深刻,全球金融市场脆弱性加大,稳健性和均衡性成为资产配置优先选项,今年前9个月国际资金流入新兴市场超过1500亿美元 [2] -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下,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新产业新业态需要更大规模耐心资本和更包容融资环境 [2] 未来工作重点与政策方向 - 将深入学习领会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围绕防风险、强监管、促高质量发展主线,更加聚焦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和统筹发展与安全 [3] - 将深化投融资综合改革,增强资本市场包容性、适应性和吸引力、竞争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金融强国建设 [3] 板块与多层次市场改革 - 科创板"1+6"政策举措加快显现效应,科创成长层将于10月28日迎来首批新注册企业上市 [4] - 将启动实施深化创业板改革,设置更契合新兴领域企业特征的上市标准 [4] - 持续推动北交所高质量发展,健全新三板差异化制度,畅通三、四板对接机制 [4] 上市公司质量与中长期资金 - 将择机推出再融资储架发行制度,拓宽并购重组支持渠道,促进上市公司产业整合做优做强 [5] - 督促上市公司完善治理、加大分红回购增持力度,用真金白银回报股东 [5] - 发挥中长期资金作用,推进公募基金改革,推动企业年金、保险资金落实长周期考核,完善"长钱长投"市场生态 [5] 制度型对外开放 - 《合格境外投资者制度优化工作方案》正式推出,包括优化准入管理、提高投资运作效率、扩大投资范围等 [6] - 资格审批与开户"高效办成一件事"、对配置型外资准入实行绿色通道两项举措于10月27日落地 [6] - 中国投资境外市场的两只ETF互挂产品将于近日公告募集,并将优化互联互通机制,提升境外上市备案质效 [6] 风险防控与投资者保护 - 增强风险"四早"防范处置能力,强化跨市场、跨行业、跨境风险监测,健全长效化稳市机制 [6] - 强化执法震慑,对财务造假、操纵市场、内幕交易等行为依法严打 [6] - 发布加强中小投资者保护的若干意见,围绕发行上市、退市等过程推出23项务实举措 [6] 支持北京金融中心建设 - 将继续把北京作为资本市场改革开放重要窗口,推动更多先行先试政策"首家""首例"在京落地 [7] - 鼓励优质行业机构和长期资本在京集聚发展,提升首都资本市场能级 [7]
证监会主席吴清在2025金融街论坛年会上的主题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