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工国际董事长王博:“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战略转型与业绩表现 - 公司2020年出现年度亏损,在手储备项目余额跌至历史低位,经营面临严峻挑战[2]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国际工程承包业务生效合同额达9.73亿美元,同比增长36.66%;新签合同额合计21.39亿美元,同比增长33%[2] - 公司业绩从亏损走向订单盈门,业务从青黄不接步入滚动发展的良性循环[7] 组织与人才机制改革 - 2021年公司首次制定人力资源规划,启动优胜劣汰机制,总部事业部建立员工业绩档案,将业绩作为晋升前提[4] - “十四五”时期公司中层以上干部调整幅度已超过两轮,实行“三年一轮岗”竞聘机制[4] - 公司通过“上调下”式岗位对调推动人才交流,职级保留、薪资就高,该计划命名为“蒲公英计划”[6] 业务模式创新与市场拓展 - 公司业务模式从传统EPC向“投建营”进阶,2024年第二季度工程投资与运营业务新签合同额达4.75亿美元[8] - “投建营”战略聚焦环保、索道、清洁能源三大领域,通过持有稳定收益的优质运营资产平滑工程承包业务周期波动[8] - 公司去年首次切入油气工程领域,总包的伊拉克九区油气田项目创下伊拉克同类项目最短工期纪录[7] - 公司成功开拓圭亚那、伊拉克、哈萨克斯坦、尼加拉瓜等新市场[7] 并购整合与协同发展 - 2019年公司定增收购中国中元,2020年对北起院实施提级管理,构建“一体两翼”发展格局[5] - 在圭亚那医院群项目中,公司与中国中元协作开发,为协同落地树起标杆[5] - 公司强调不能把设计单位简单视作供应商,设计费不能压到“白菜价”,需及时结算[6] 科技创新与未来规划 - “十四五”时期公司建立起覆盖全系统的科技创新管理体系,设立科技专项资金投入优势领域[9] - “十五五”期间公司将着力打造科技型专业化工程公司,推动业务布局向工业化领域聚焦转变[3][9] - 未来将推动企业竞争优势向“科技创新+高端装备制造+国际化经营”硬核实力转变[9] - 公司坚决不做红海市场,放弃无法掌控风险的项目,高层先判断项目是否值得做,确保开发资源聚焦[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