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矿地产私有化详情 - 要约人June Glory International Limited提出私有化五矿地产 每股注销价为现金1港元 较未受干扰日收市价0.350港元溢价185.71% 较最后交易日收市价0.490港元溢价104.08% [2] - 五矿地产已发行股份33.47亿股 要约人持有61.88%即20.71亿股 无利害关系股东持有38.12%即12.76亿股 私有化最高现金代价约12.76亿港元 [2] - 公司股份交易量长期低迷 过去12个月日平均交易量约为44万股 仅占无利害关系计划股份数目的0.03% [3] 五矿地产退市原因与影响 - 退市原因为股本融资能力有限且失去上市平台优势 股份交易量低迷 价值被低估 自2009年起未通过发行股份从公开市场筹集资金 [3] - 鉴于房地产行业处于筑底回稳阶段 外部环境严峻复杂 退市后可获得更大经营与策略规划灵活性 专注于长期业务规划及资源整合 减少短期市场波动及合规压力 [3] - 五矿地产正推进由"地产开发商"向"城市综合运营商"转型 在手的房地产开发、商业地产、产城业务项目共计80余个 分布于全国20余个城市 [3] 五矿地产业绩表现 - 2022年至2024年公司收入分别为100.65亿港元、126.31亿港元和98.83亿港元 股东应占溢利分别为亏损13.62亿港元、10.16亿港元和35.21亿港元 [4]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收入19.76亿港元 股东应占溢利亏损5.85亿港元 [4] 港股房企退市潮概况 - 今年以来多家房企从港交所退市 包括首创钜大、大悦城地产、北京建设、五矿地产等主动私有化退市 以及银城国际控股、中泛控股、上坤地产等因连续停牌超过18个月被动退市 [1][5] - 主动退市主要原因为业绩承压、市值较小、失去融资平台价值 并增加上市地位运营和维护成本 [5] 房企选择港股上市的历史背景 - 2015-2020年A股对房企IPO实施严格限制 港股提供了快速融资通道 契合了行业"高杠杆-快周转"的扩张需求 [6] - 港股上市优势包括审批制度采用注册制、上市标准灵活、对盈利要求低、时间效率高、融资渠道多样、允许上市半年后增发、可接触国际资本 [6] - 当时境内房企融资渠道窄 境内债成本利率高 而美元利率相对较低 港交所作为国际资本市场吸引力显现 [6] 行业调整与资本重构 - 房地产行业深度调整 部分企业加速出清 一些股票资产面临流动性低迷、股本融资功能丧失 资本市场失去价值发现功能 [7] - 退市后债务仍需偿还 上市房企如有虚假承诺等违规问题可能面临投资人诉讼 但退市后可专心解决债务等实质问题 [7] - 港股强制退市标准主要包括财务类退市、交易类退市和合规类退市 如连续停牌超过18个月取消上市地位 [8] 企业自救案例 - 金科通过司法重整和引入战略投资人 以约26亿元投资款撬动近1470亿元债务重组 并通过"债转股"优化资本结构 [9] - 融创通过债务重组和聚焦核心业务维持上市地位 完成境内154亿元债务重组 境外95.5亿美元债以"债转股"为核心方案获支持 并聚焦核心城市高品质项目加速销售回血 [9]
强制退市与私有化并行,港股上市房企暗淡离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