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债务重组进展 - 近期多家规模房企债务重组取得重大进展 行业债务风险出清进程明显提速[1] - 中指研究院监测显示 今年三季度以来包括佳兆业 碧桂园 龙光集团 远洋集团 金科股份等房企境内外债务重组捷报频传 多家企业取得实质性突破[1] - 克而瑞统计显示 当前境内外整体债务实现重组或接近成功的房企共3家 分别为融创中国 旭辉控股以及龙光集团 此外世茂集团 佳兆业等8家企业境外债重组成功 整体共计11家房企实现境内或境外部分的债务重组[11] 融创中国债务重组 - 融创中国境外债重组计划获得98.5%的债权人投票赞成 对应债务金额支持率94.5% 方案已赢得所需大多数计划债权人批准[1][7] - 香港高等法院将于11月5日举行聆讯对重组方案作出最终裁决 公司距离重组方案彻底通关仅一步之遥[7] - 此次重组覆盖总规模约95.5亿美元的境外债务 采用全额债权转股权模式 若成功预计可压降整体偿债压力近700亿元 每年可节约数十亿元利息支出[5][7][12] - 公司向债权人分派两种新强制可转债 转股价分别为6.80港元/股和3.85港元/股 总量不超过债权总额的25%[5] - 控股股东孙宏斌在2021年公司首次债务重组初期将自有资金4.5亿美元以无息借款形式提供给集团使用 该笔贷款在2023年首次境外债务重组中同步转换为股权[13] 旭辉控股集团债务重组 - 旭辉控股集团将于10月31日召开特别股东会审议境外债务重组采取的公司行动 意味着其距离重组生效仅一步之遥[1][9] - 重组方案包括发行强制性可转换债券用于债务大幅削减 大股东前期对其超5亿港元借款同步转股 并推出为期10年的团队股权激励计划[9] - 公司境内重组已完成投票 境外债务重组主要前置工作已实质启动[9] - 大股东林氏家族将超5亿港元的股东借款同步转股 并将其持有的约400万美元现有票据全部转换为强制性可转换债券[13] 碧桂园债务重组 - 碧桂园计划于11月5日召开两场债权人会议 旨在考虑和批准与计划债权人之间的债务安排计划[1][11] - 公司为统一处理债务 将同步进行现有港元可转换债券的同意征求 将其管辖法律变更为香港法律并纳入整体重组计划[11] - 控股股东所控制的实体必胜有限公司签署不可撤回承诺 将按每股0.60港元的价格认购用以抵销约11.4亿美元股东贷款的资本化股份 该认购价较公司4月11日收市价有约36.4%的溢价[13] 债务重组模式与规模 - 本轮化债浪潮中 多数房企化债核心变化从缓解流动性压力走向实质性负债规模调整 通过债转股 现金要约 资产抵债等方式实现削债目的[11][12] - 佳兆业通过债务展期 债转股 资产处置等方式对原有债务结构进行系统性优化 新票据票面利率介于5%至6.25% 债务平均展期5年 公司在2027年底前无刚性还本压力[12] - 中指研究院监测显示 截至2025年8月全国共有77家房企发生债务违约 其中20家房企债务重组方案获批 化债总规模突破1.2万亿元[12]
房企化债迎“关键突破”:融创获高票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