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IPO前哨】芯片企业赴港!纳芯微业绩连亏,存货值得关注

公司上市与市场背景 - 纳芯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已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计划在主板上市,联席保荐人为中金公司、中信证券和建银国际[2] - 公司拟将募资用于提升底层技术能力、丰富产品组合(重点扩大汽车电子应用)、扩展海外销售网络、战略投资及收购、以及营运资金[2] - 今年以来港股芯片概念股表现强劲,华虹半导体股价飙升近3倍,上海复旦、地平线机器人-W、中芯国际涨幅均超过150%[2] 公司业务与产品概览 - 公司专注于芯片研发和设计,产品应用于汽车电子、泛能源、消费电子等领域,提供传感器产品、信号链芯片和电源管理芯片三大品类[3] - 传感器产品涵盖磁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和温湿度传感器,用于将物理量(如温度、压力)转化为电子信号[3] - 信号链芯片包括传感器信号调理芯片、隔离器、放大器等,用于电子信号的收集、放大、传输及处理[3] - 电源管理芯片包括栅极驱动、电机驱动、供电电源芯片等,用于保障电子设备系统的稳定供电和高效运行[4] 市场地位与竞争格局 - 以2024年模拟芯片收入计,公司在所有模拟芯片公司中位列第14名,在中国模拟芯片市场位列中国厂商第五名,市场份额为0.9%[6] - 以2024年数字隔离芯片收入计,公司在中国市场位列中国厂商第一名及全部厂商第二名,市场占有率为15.6%[6] - 以2024年磁传感器收入计,公司在中国芯片级磁传感器市场位列中国厂商第一名,市场占有率为7.1%[6] - 尽管在部分细分领域领先,但公司整体市场份额不高,行业竞争烈度很大[6] 财务业绩表现 - 公司收入从2022年的16.70亿元下降至2023年的13.11亿元,随后在2024年恢复增长至19.60亿元[7] - 公司年内利润从2022年的2.50亿元转为亏损,2023年亏损3.05亿元,2024年亏损扩大至4.03亿元[7] - 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下的经调整利润在2022年为4.20亿元,2023年亏损0.94亿元,2024年亏损扩大至3.48亿元[7] - 2025年上半年公司收入同比增长79.49%至15.24亿元,期内亏损0.78亿元,同比收窄70.59%,经调整亏损0.41亿元,同比收窄65.05%[8] 产品价格与收入结构 - 主要产品平均售价持续下降,传感器产品单价从2022年的2.09元/颗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0.66元/颗,信号链芯片和电源管理芯片价格亦有不同程度下降[10] - 收入结构发生变化,传感器产品收入占比从2022年的6.7%提升至2024年的14.0%,信号链芯片收入占比从62.6%下降至49.1%,电源管理芯片占比从30.5%提升至35.9%[11] 运营与风险因素 - 客户集中度较高,2022年至2024年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分别为43.8%、43.0%、36.9%,2025年上半年降至28.8%[12] - 供应商集中度同样较高,同期前五大供应商采购占比分别为90.5%、86.8%、82.3%,2025年上半年为86.4%[12] - 存货水平持续上升,从2022年的5.93亿元增至2025年上半年的10.42亿元,存货周转天数在2023年达到294天的高点后,2025年上半年回落至166天[12] - 存货减值亏损金额较大,2022年至2024年分别为2507.6万元、6180.1万元、9163.6万元,2025年上半年为3587.0万元[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