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表现 - 第三季度营收达281亿美元,同比增长12%,创历史新高 [1] - 第三季度交付量为49.7万辆,同比增长7.4%,创历史新高 [1] - 第三季度净利润为13.7亿美元,同比下降37% [1] - 第三季度经调整净利润为17.7亿美元,同比下降29% [1] - 第三季度整体毛利率为18%,低于去年同期的19.8% [6] - 第三季度汽车业务毛利率为15.4% [8] - 能源发电与储能业务营收大幅增长44%至34.2亿美元 [15] 市场策略与竞争态势 - 公司采取“以价换量”策略,推出Model Y Standard和Model 3 Standard,起售价分别为3.999万美元和3.699万美元 [2] - 对Model S/X试驾车进行大幅降价,并通过金融促销方案、补贴优惠等方式消化库存 [3] - 单车均价从2022年的约5.5万美元降至第三季度的4.18万美元,显著低于历史均值 [3] - 降价策略导致单车毛利润从2021年的约1.3万美元缩水至第三季度的约6400美元,降幅超50% [8] - 维持销量是守住成本优势及品牌影响力的关键,需靠规模销量分摊全球生产基地的成本和研发投入 [8] - 面临国内新能源车企的快速崛起,在“价格内卷”中被动跟随 [8] 产品与创新 - 新车型如Model Y标准版、Model YL和Model 2被指为Model Y的“变形版”,缺乏根本性创新 [10] - Model Y作为核心大单品,在中国市场销量占比超七成,但已是六年以前的车型 [12] - 自动驾驶业务方面,Robotaxi计划在年底扩展至8-10个大都市地区 [12] - 人工智能方面,自研AI5芯片某些指标较AI4提升约40倍,并计划在FSD后续版本中加入“推理功能” [12] - FSD付费客户仅占当前车队的12%,付费率远低于预期 [15] - 人形机器人Optimus量产时间推迟,年产目标从5000台下调至2000台,灵巧手寿命约六周,成本超6000美元 [13] 管理层与公司治理 - 董事会提出为期十年的新薪酬方案,若完成业绩目标(如交付2000万辆车、1000万FSD用户等),马斯克可获得潜在价值约1万亿美元的回报 [17] - 该薪酬方案遭到投资者团体等反对,认为马斯克的政治活动损害品牌且分散管理精力 [17] - 马斯克暗示若拿不到应有报酬,可能不会继续担任CEO [17] - 有报道称马斯克对造车失去兴趣,曾内部讨论取消平价车型Model 2,但对机器人等前沿业务展现出极高热情 [18] - 马斯克持有公司12%的股份,新薪酬方案关乎其控制权与领导地位的巩固 [19]
马斯克耐心告急,特斯拉驶向“无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