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港股上市申请 - 公司于10月5日正式向香港联交所递交H股上市申请 [1] - 公司选择港股上市旨在撬动全球化棋局,获得国际市场的估值标尺与融资效率 [3][13] 公司基本盘与财务状况 - 前三季度营收约664.02亿元,同比增加32.9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118.81亿元,同比增加56.34% [3] - 前三季度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99.14亿元,较去年同期大增1133.14% [3] - 公司账面现金近百亿,但仍存在资金压力,表现为前三季度计提信用与资产减值准备合计12.80亿元,其中存货跌价损失等占比超六成 [5] - 截至三季度末,应收账款期末余额为271.80亿元,虽较年初略有下降,但仍维持在较高水平 [5] 公司业务结构转变 - 储能业务已超越光伏成为公司第一大营收来源 [2] - 公司全年储能发货量目标为40-50GWh [2] - 公司储能系统累计出货量已达70GWh [8] 公司护城河与竞争格局 - 公司技术研发投入持续,前三季度研发费用达31.4亿元,同比增长32.16% [8] - 今年以来公司新获得专利授权496个,较去年同期增加4.2% [8] - 公司面临外部竞争压力,2024年全球储能系统集成商排名中,特斯拉以15%市场份额居第一,公司以14%市场份额居第二 [11] - 行业竞争加剧,锂离子电池储能系统均价在2025年下降12%,部分企业毛利率跌破20% [8][12] 行业成长性与市场前景 - 储能赛道高景气度延续,2025年全球年度新增储能装机量达380吉瓦时,其中电网侧储能同比增长62% [10] - 光储融合项目占新建电站比例达58% [10] - 彭博新能源财经预测,到2035年全球累计储能装机将达2TW/7.3TWh [10] - 2025年国内储能采招市场订单规模达179GWh,同比激增150%,但行业已出现产能过剩苗头 [12]
光伏巨头“爆单”储能,阳光电源冲刺港股,3000亿市值背后的野心与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