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制造+服务”如何实现“1+1>2”

服务型制造政策与定义 - 服务型制造被定位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向,并得到《深入推动服务型制造创新发展实施方案(2025—2028年)》的政策支持 [1] - 服务型制造是将数智技术、解决方案等服务形式嵌入制造业研发设计、生产制造、供应链管理及后市场服务等全生命周期各环节的新业态 [2] - 该模式推动制造业从以产品为中心向以用户为中心转变,由追求生产效率最大化向提供“产品+服务”一体化解决方案转变 [3] 服务型制造的特点与优势 - 服务型制造具备三大特点:覆盖产品全生命周期并跨界融合多技术领域、以用户需求为起点并动态优化、是两业深度融合及数智技术赋能的主要路径 [2] - 作为知识密集型产业形态,服务型制造通过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为企业带来更高附加价值,相比依赖规模效应的传统制造业中低端产品更具竞争力 [3] - 该模式能够整合多维度资源,打造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分工协作的产业生态 [3] 制造即服务模式实践案例 - 联想集团通过“制造即服务”生态体系,为初创企业提供从产品概念验证、中小试到量产的软硬件等资源,有效解决产品“落地难”问题 [4][5] - 在联想南方智能制造基地,MaaS模式使合作初创企业的生产效率提升20%以上,制造成本降低约10% [5] - MaaS模式不仅输出制造能力,更输出标准、流程与生态资源,为国内具身智能产业提供高效率、可复制的产业化路径 [5] 行业发展现状与目标 - 自2017年以来,工业和信息化部已认定372家示范企业、157个示范项目、225个示范平台,形成多层次、多领域的创新格局 [6] - 《方案》提出到2028年的具体目标:完成20项标准制定,打造50个领军品牌,建设100个创新发展高地 [7] - 政策拟通过培育壮大一批服务型制造龙头企业和领军品牌,使其在各行业发挥引领带动作用 [7] 企业布局与生态建设 - 联想南方智能制造基地被授牌为“深圳市联想智能制造中小试基地”,专注为创新企业提供中小试及量产转化服务 [7] - 该基地目前已与10余家科技企业合作,孵化项目覆盖机器人、智能物联网硬件、工业控制等领域 [7] - 制造与服务的深度融合被认为是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路径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