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港股创新药调整期真的来了? 维立志博董事长康小强:不会将注意力集中于“追风”

公司上市与市场反应 - 维立志博于2024年7月25日在港交所上市,成为“中国TCE第一股”,上市当日盘中股价较发行价一度上涨127% [1][4] - 公司新股认购获得市场热烈追捧,散户认购倍数达3494.8倍,创港股18A医疗创新板块历史最高纪录;机构认购倍数为40.8倍,创过去四年该板块历史新高 [4] - 公司创始人康小强强调“厚积薄发”的发展理念,认为当前市场投资者更看重公司的研发管线、临床数据、发展前景及国际化潜力 [4] TCE赛道与公司定位 - TCE(T细胞衔接器)属于免疫治疗赛道,通过连接T细胞与肿瘤细胞激活免疫杀伤,在血液瘤领域潜力巨大,但其知名度和二级市场出现频率低于ADC等热门赛道 [3][5] - 全球首个销售额突破10亿美元的TCE药物是安进的Blincyto,2024年销售额在12亿美元以上 [5] - 维立志博自2018年开始布局TCE,2020年建立LeadsBody专有技术平台,在国内系统性布局TCE研发时间较早,且临床试验进度最靠前,数据表现优异 [7] 核心产品管线与临床进展 - 公司核心产品LBL-034(GPRC5D/CD3双抗)在针对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试验中,800μg/kg剂量组的客观缓解率达到90.0%,优于全球唯一获批的同靶点药物TALVEY(ORR为64%),且诱导的细胞因子释放水平较低 [6][7] - 最接近上市的产品LBL-024(抗PD-L1/4-1BB双抗)针对晚期肺外神经内分泌癌,计划于2026年第三季度在国内提交生物制品许可申请,该疾病一线治疗中位生存期仅12-13个月,二线及以上无标准方案,存在巨大未满足临床需求 [8][9] - LBL-024的临床策略为“先小后大”,先以罕见适应证为突破口,后续计划扩展至小细胞肺癌、非小细胞肺癌等大癌种,并探索TCE药物与免疫治疗联合用于“冷肿瘤”的潜力 [9] 公司运营与资金状况 - 公司近期与美国生物科技公司Dianthus Therapeutics达成授权协议,涉及产品LBL-047,可获得最高3800万美元首付款,潜在总交易额超过10亿美元 [10] - 公司当前账上资金规模约20亿元人民币,预计可支撑未来4到5年的研发计划,包括明年申报5个IND及完成多个Ⅱ期临床,目前暂无再融资计划 [10] - 公司在2021年医药融资寒冬前完成一轮融资,将融资额度从3亿元调整至6.2亿元,为后续发展储备了充足“粮草”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