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跨境电商迎最强合规监管时刻!卖家频收税务自查通知、咨询机构连夜做方案

新规核心内容与实施时间 - 亚马逊等境内外电商平台将自2025年10月起按季度向中国税务机关报送中国卖家的身份信息、交易数量、收入以及佣金和服务费等数据 [1] - 首次季度信息报送将于2025年10月31日前进行,涵盖2025年第三季度(7月至9月)的数据 [1] - 新规依据是2024年6月国务院发布的《互联网平台企业涉税信息报送规定》及国家税务总局后续公告,首次将涉税信息报送义务明确延伸至所有服务中国经营者的境外互联网平台 [4] - 截至10月15日,已有6654家境内外平台报送自身基本信息,4100多家平台报送了平台内经营者和从业人员涉税信息,超过应报送平台总数的六成 [4] 行业现状与监管动向 - 税务系统已实现与互联网平台数据的打通,税务机关正将企业申报数据与平台报送数据进行自动比对核查 [1][3] - 多地跨境卖家已收到税务机关发送的税务自查短信或电话通知,要求比对并更正申报的增值税销售收入 [2][3] - 目前监管仍处于走访调研企业阶段,后续可能根据不同营收规模制定分级监管、阶梯式征税标准,而非“一刀切” [8] - 国内部分地区如江西、江苏、河南、广东中山和佛山已出现税务倒查1至3年的情况 [7] 对不同规模企业的影响 - 头部梯队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已完成合规建设,不受新规显著影响 [5] - 腰部梯队企业多为一般纳税人,长期零申报但销售额达几千万元甚至上亿元,因利润极低且缺乏进项票而处于焦虑的观望状态 [5] - 长尾梯队中小微企业占行业比重最大,年商品交易总额(GMV)达几千万元至2亿元,但净利润普遍仅1%至2%,合规资金有限,受新规影响尤为显著 [5][6] 潜在的合规路径与行业转型 - 试图通过设立香港空壳公司来规避税负的模式存在风险,因平台向内地税务部门报送的真实销售额与空壳公司零申报数据不符,易被稽查 [9] - 腰尾部卖家的转型方向是产品精细化与合规化,包括淘汰低客单价产品聚焦高附加值品类,以及利用核定征收等政策降低合规成本 [10] - 头部企业应发挥带头作用,以纯自主品牌、强研发、全链路为核心布局,避开低价竞争领域,为腰尾部卖家留出转型空间 [10] - 据业内人士分析,监管若沿用现有核定征收政策,跨境电商可能按GMV的4%至15%核定利润,例如1000万元GMV按5%至10%税率核算仅需缴纳2至3万元税费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