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储能电池厂商扎堆扩产

行业核心观点 - 锂电储能行业出现阶段性供需紧张,电芯供应紧张导致订单交付推迟,头部电池厂商高管需向客户道歉 [1] - 供需紧张局面为部分三四线储能企业带来发展契机,一家三线储能电池企业年内100GWh的储能电芯产能已被全部预订完毕 [1] - 新一轮的锂电超级扩产周期已经拉开序幕,驱动力来自储能需求的深刻转变 [1][8] 供需状况与市场表现 - 电芯出现阶段性缺货,海外订单排期已至明年 [1] - 2025年前三季度全球锂电储能装机超170GWh,同比增长68% [8] - 2025年前三季度国内新增储能并网82GWh,同比增长61%,海外储能新增94GWh,同比增长74% [8] - 需求共振下,2025年上半年中国头部电池厂商的产能利用率已攀升至90%的高位 [8] - 储能电芯价格自7月触底0.25元/Wh后,已小幅回升至0.27元/Wh至0.28元/Wh区间 [9] 企业扩产动态与资本开支 - 远景动力在宜昌开工新建40GWh储能超级工厂,计划2026年投产 [4] - 楚能新能源在襄阳开工70GWh锂电池项目,包括50GWh储能电池和20GWh动力电池,该公司现有产能110GWh,在建产能超400GWh,总规划产能超500GWh [4] - 楚能新能源2025年第三季度储能电池出货量超25GWh,其中9月单月出货量超9GWh [4] - 截至2025年上半年,宁德时代拥有产能690GWh,在建产能235GWh,总规划产能达925GWh,较2024年末增加30GWh [5] - 宁德时代2025年第三季度在建工程达373.66亿元,同比增长48.27% [5] - 为备战明年,已有头部电池厂商针对上游原材料的大规模询价订单同比翻倍 [5] - 楚能新能源与科达利签署电池结构件战略协议,总金额预计超100亿元,并与天赐材料等公司签订电解液、正极材料等采购订单 [5] - 部分上市公司2025年前三季度资本性支出呈现增长:亿纬锂能同比增长82%至74.58亿元,宁德时代同比增长41%至300.88亿元,欣旺达同比增长23%至56.80亿元,鹏辉能源同比增长22%至4.92亿元 [2][11] - 部分公司资本性支出同比下降:南都电源同比下降37%至6.61亿元,科力远同比下降48%至1.24亿元,雄韬股份同比下降44%至1.00亿元 [2][11] 扩产策略与产品升级 - 头部企业扩产策略出现分化,并非一致 [11] - 当前供需紧张源于行业处于从300+Ah向500+Ah及更大容量电芯升级的关键窗口期,主流厂商资源聚焦于下一代产品 [12] - 电芯需求高峰预计将在年末消退,当前突出的供需矛盾难以长期维持 [12] - 头部企业新增产线集中于大容量电池升级:远景动力新工厂生产700+Ah产品,楚能新能源生产588Ah-1000Ah产品,宁德时代济宁工厂批量生产587Ah产品 [12] - 面对短期产能告急,一线厂家更倾向于采用向三四线企业“包线”的模式填补缺口 [6] 政策与市场前景 - 《新型储能规模化建设专项行动方案(2025-2027年)》提出,到2027年全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要达到1.8亿千瓦以上,将带动约2500亿元项目直接投资 [9] - 海外市场结构从点状市场变为全球遍地开花,欧洲、中东、亚太等地储能招标量和装机量大幅提升 [9] - 新能源发展被判断为刚起步,市场至少还有几倍的增长空间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