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计划与市场背景 - 首创证券于2025年10月16日向香港联交所递交招股书,计划在港股上市,这是自2019年申万宏源后首家赴港上市的中资券商[2][3] - 公司此前于2022年12月22日在A股上市,发行价7.07元/股,发行市盈率22.98倍,募资净额18.69亿元[2] - 由于流通股本较小,公司A股股价在2023年8月曾被炒至30元/股以上,市值突破800亿元,截至2025年10月29日股价报收21.49元/股[2] 估值水平分析 - 截至2025年10月28日,首创证券市净率高达4.23倍,而大部分传统券商如中信证券、国金证券等的市净率在1-2倍之间,公司估值明显高于行业平均水平[5][7] - 公司总股本为27.33亿股,但流通股本仅为4.81亿股,尚有大量股本未解禁,流通盘较小是此前股价被炒作的原因之一[5] - 历史案例显示,中泰证券上市初期市盈率曾超76倍,第一创业证券市净率曾达8倍以上,但随着股份解禁,估值均大幅回落至1.28倍和1.95倍[5] 2025年上半年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84亿元,同比微增2.33%,实现归母净利润4.9亿元,同比增长2.8%[9] - 公司业绩增速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同期证券行业营收同比增长23.47%,净利润同比增长40.37%[9] - 公司业绩增长主要依赖投资收益和公允价值变动,投资收益达8.12亿元,同比增长39%,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为7333万元,而2024年同期为亏损63.94万元[14] 资产管理业务分析 - 2025年上半年公司资产管理业务手续费净收入为2.15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5.32亿元同比下降近60%,是营收增速放缓的核心原因[11] - 资产管理业务收入中,集合资产管理业务净收入为1.82亿元,占比高达85%[11] - 集合资产管理业务收入大幅下滑主因是超额收益减少,该业务受托资产初始投资成本1072.09亿元,其中1014.32亿元投资于国债,其超额报酬与国债走势高度相关[12] - 2024年上半年10年期国债期货上涨2.4%,公司集合资管业务收入达5.09亿元,而2025年上半年10年期国债期货下跌0.01%,导致超额业绩报酬大幅下滑[12][13] 行业竞争与战略动向 - 证券行业同质化竞争激烈,市场份额向头部券商集中,2025年上半年9家头部券商经纪业务市场份额高达58.31%[17] - 为突出重围,中小券商发力自营业务,公司交易性金融资产余额从2020年的81.78亿元上升至2025年6月30日的227.5亿元[17] - 国家鼓励券商行业兼并重组,作为北京市国资委实控的券商,市场对其与同属北京国资的第一创业、中信建投等券商整合抱有期待[20] - 政策层面已有案例,上海将国泰君安与海通证券合并为总资产超1.8万亿元的航母券商,国联证券与民生证券、国信证券与万和证券也已完成重组[20]
利润增长不到3%,上市券商排名倒数的首创证券又要IP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