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成立于2009年7月24日,于2022年5月24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 [1] - 公司是国内领先的光学器件制造商,专注于精密光电薄膜元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在光通信领域具有技术优势 [1]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子-光学光电子-光学元件,所属概念板块包括F5G、激光雷达、光通信核聚变、超导概念、核电 [1] 经营业绩表现 - 2025年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37亿元,在行业中排名15/26,行业平均营收为17.18亿元 [2] - 主营业务构成中,成像类光学元器件收入2.51亿元,占比66.83%,通信类光学元器件收入1.08亿元,占比28.71% [2] - 2025年三季度,公司净利润为8003.03万元,在行业中排名8/26,行业平均净利润为9201.19万元 [2]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4亿元,同比增长53.9%,归母净利润0.8亿元,同比增长99.2% [6] 财务指标分析 - 2025年三季度公司资产负债率为30.70%,低于去年同期的32.08%,也低于行业平均的36.11% [3] - 当期毛利率为26.18%,高于去年同期的23.31%,略低于行业平均的26.98% [3] 管理层与股权结构 - 公司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为谢云、高登华 [4] - 董事长高登华2024年薪酬为45.22万元,较2023年增加4.73万元 [4] - 总经理谢云2024年薪酬为45.22万元,较2023年增加7.23万元 [4] 股东结构变化 - 截至2025年9月30日,公司A股股东户数为2.06万,较上期增加8.22% [5] - 户均持有流通A股数量为2849.7股,较上期减少7.59% [5] - 十大流通股东中,富国创新科技混合A、华夏卓越成长混合A、华商致远回报混合A为新进股东,华夏行业景气混合A退出 [5] 业务亮点与增长动力 - 光通信产品矩阵布局完成,进入业绩释放期,营收加速增长,将持续受益于AI算力建设带来的高速光模块需求爆发 [6] - 公司从消费电子光学滤光片起步,通过技术迁移和前瞻布局快速切入光通信领域,开辟第二成长曲线 [6] - 成像类光学元件板块有望迎来较大业绩增量,公司已建立全系列产品矩阵,在高端器件领域具有技术优势,产能准备充分 [6] - 公司持续增加研发投入,行业壁垒较高 [6] 业绩预测 - 机构预计公司2025/2026/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2.5/3.8亿元,对应PE分别为63/33/22倍 [6] - 另一预测显示公司2025/2026/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2.5/3.8亿元,对应PE分别为54/28/19倍 [6]
东田微的前世今生:营收行业第十五,净利润第八,产能扩张下业绩释放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