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前三季度业绩再攀新高,宁波银行盈利韧性从何而来?

核心观点 - 宁波银行在行业息差收窄、竞争加剧的背景下,通过差异化经营、战略聚焦和科技赋能,实现了高质量的稳健增长,其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展现出强劲的韧性和活力 [1][2][5] 财务业绩表现 - 资产总额首次突破3.5万亿元,达到35,783.96亿元,较年初增长14.50% [1][9] - 实现营业收入549.76亿元,同比增长8.32%,归母净利润224.45亿元,同比增长8.39% [1][3] - 净息差呈现企稳迹象,第三季度末为1.76%,环比第二季度反弹2个基点 [3] - 利息净收入为394.96亿元,同比增长11.83% [3] - 非利息收入表现亮眼,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达48.48亿元,同比增长29.31% [4] - 第三季度单季净手续费收入达20.43亿元,环比增长47.19%,单季同比增长94.02% [4] 业务战略与结构优化 - 公司立足"大银行做不好,小银行做不了"的差异化经营策略,持续升级"专业化、数字化、综合化、国际化"赋能体系 [2] - 对公贷款成为重要增长引擎,规模达10,762.48亿元,同比增长30.83% [9] - 主动调整资产结构,以"提质"取代对"总量"的单一追求 [8] - 子公司永赢基金主动权益基金(含QDII)规模增长765.13亿元,增量位列全市场第一 [4] 风险管控能力 - 不良贷款率稳定在0.76%,连续18年低于1% [1][10] - 关注类贷款迁徙率由去年末的52.60%大幅下降至35.43% [10] - 依托科技手段构建"全面、全员、全流程"的风险管理体系 [10] 科技赋能与数字化转型 - 坚定推进数字化转型,持续强化AI赋能,推动金融业务与科技深度融合 [10] - 升级推出"鲲鹏司库"2.0版本和"财资大管家"2025版等数字化产品,提升企业服务能力 [11] - 金融科技赋能支撑了财富管理、交易银行等轻资本业务的快速发展 [11] 服务实体经济与战略聚焦 - 持续将信贷资源向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绿色金融等重点领域倾斜 [1][7] - 设立一级部门科技金融部,构建"科创企业、股权基金、投资并购"三大生态圈 [7] - 针对小微企业推出"快审快贷"模型,提升融资效率 [7] - 推出绿色债券、绿色基金等多元化产品,支持国家"双碳"目标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