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捞入局,寿司郎、滨寿司加速扩张,百亿日料市场回暖了?
例如,滨寿司已表示将在未来加速开店,而寿司郎也计划在2026年将大中华区门店数增加至约190家。 在经历过核废水冲击后,日料市场为何能再度升温?是市场已全面回暖,还是复苏的其实只是"平价寿司"这个细分赛道? 1 海底捞为何看中日料? 海底捞的入局,更像是一次精准的"卡位"。 近日,海底捞孵化的首个寿司品牌"如鮨寿司",在杭州开出首店。 巨头下场,通常被视为行业回暖或结构性机会出现的信号。当下,日料特别是平价寿司赛道,正在变得拥挤。 近日,其全新寿司品牌"如鮨寿司"全国首店在浙江杭州龙湖金沙天街开业。 据海底捞提供的信息显示,该店面积超过500平方米,SKU超200款,价格带分为8元至28元五档,主力产品集中在9.9元和15元价位段。根据公开报道称, 该门店开业后周末翻台率可达8轮。 对此,海底捞向品牌数读表示,如鮨寿司被定位为"红石榴计划"下布局多元餐饮赛道的一步。其门店设计聚焦"轻社交"、"一人食"和"小聚餐"场景,这与 海底捞火锅主品牌的强社交、重聚会场景形成互补。 海底捞并非唯一盯上这一赛道的玩家,几个来自日本的寿司品牌同样在中国市场加速发力,但各方的扩张策略则有所不同。 据品牌数读梳理发现,新开门店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