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竞争格局与趋势 - 智能辅助驾驶渗透率快速上升,行业竞争进入白热化阶段,市场主导地位已被地平线、Momenta、华为等头部企业占据 [1] - 对市场终局判断存在分歧:有观点认为国内主要玩家可能仅剩两三家,全球范围内为三四家;另一种观点认为市场快速收敛为少数几家的结论过于草率,忽略了用户的决定性力量 [1] - 高阶智驾正加速向15万元以下主流价格带下沉,技术融合成为新趋势 [2] - 智能驾驶行业步入深度整合期,传统主机厂在推进自研的同时,积极通过资本手段绑定外部技术供应商,例如奇瑞汽车与立讯精密共同向轻舟智航注资1亿美元,长城汽车独家领投元戎启行C1轮1亿美元融资 [1] 四维图新战略投资鉴智机器人 - 公司以“现金增资2.5亿元+转让四维图新智驾(北京)科技有限公司100%股权”的方式战略投资鉴智机器人,交易完成后将持有鉴智机器人39.14%的股份,成为其第一大股东(非控股股东) [2] - 公司将拆分现有智驾业务及团队与鉴智进行深度融合,共同组建“新鉴智”实体 [2] - 此次投资是基于技术路线、团队能力与战略愿景的深度契合,鉴智机器人在中高阶智驾方案上的开发能力是公司所缺少的,而鉴智机器人则需要客户资源以及扩充团队规模 [2] - 鉴智机器人团队“几百人都是搞AI的”,在感知模型、端到端自动驾驶及多模态融合等方面具备深厚积累,与公司在高精度地图、车规级芯片、定位及数据合规等领域的能力形成强互补 [3] 合作目标与业务整合 - 双方合作目标是实现“点到点、端到端的智驾系统”,合作并非简单的“1+1”叠加,而是要在组织架构、工具链、数据集与产品主线等层面进行全面融合,构建统一的技术与业务体系 [3] - 智驾业务复杂度高、覆盖领域广,涉及芯片、底层软件、硬件、测试、交付乃至舱驾融合,能够牵引公司地图、定位、芯片、座舱软件等所有业务线 [3] - “新鉴智”被视为公司体系内的智驾核心载体,未来在资本路径上具备更大空间,有望通过分拆模式打造独立的资本化平台,为后续IPO铺平道路 [6] 公司财务状况与智驾业务展望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营收26.6亿元,同比增长5.2%;净亏损7.08亿元,同比扩大45.55% [6] - 公司正处于AI替代与组织优化阶段,相关成本较高,但主营利润减亏幅度已现改善,预计2026年将显著收效 [6] - 公司在手智驾订单近600万套,量产时间表明确,预计2027年实现盈亏平衡 [7] - 未来三到五年,智驾业务将跃升为公司第一大收入来源,芯片次之,云合规业务位列第三 [7] - 智驾板块年研发费用约5亿元,高峰期曾达17亿元,目前维持在14亿~15亿元,约占公司总研发支出的三分之一 [7] 行业技术发展判断 - 伴随AI的出现,所有智驾厂商都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原来靠烧钱、堆人的模式已改变,端到端、一段式方案现在大家基本都能触及 [7] - 这被视为产业机遇,能够让公司在智驾领域获得更多机会 [7]
增收不增利!四维图新前三季度净亏损同比扩大45.55%,CMO孟庆昕:预计2027年可实现盈亏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