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概况 - 公司是全球知名的半导体IP授权和芯片定制服务提供商,依托自主半导体IP,具备平台化、全方位、一站式芯片定制服务能力 [1]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子-半导体-数字芯片设计,涉及ISP、NPU、谷歌概念、核聚变、超导概念、核电等概念板块 [1] 经营业绩 - 2025年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2.55亿元,行业排名17/48,低于行业平均29.12亿元,但高于行业中位数11.56亿元 [2] - 2025年三季度公司净利润为-3.47亿元,行业排名47/48,低于行业平均3.48亿元和行业中位数1.07亿元 [2] - 3Q25公司单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2.81亿元,环比增长119.26%,同比增长78.38%,创历史新高 [6] - 3Q25芯片设计业务收入4.28亿元,环比增长290.82%,同比增长80.23% [6] - 3Q25量产业务收入6.09亿元,环比增长132.77%,同比增长157.84% [6] - 2025年Q1-Q3公司实现营收22.55亿元,同比增长36.64% [7] 财务指标 - 2025年三季度公司资产负债率为45.19%,较去年同期51.05%有所下降,但高于行业平均24.46% [3] - 2025年三季度公司毛利率为34.95%,较去年同期42.52%有所降低,且低于行业平均36.52% [3] - 3Q25单季度归母净利润收窄至-2,685.11万元 [6] 业务亮点与订单情况 - 截至2025Q3末公司在手订单金额攀升至32.86亿元,连续第八个季度维持高位运行,创历史新高 [6] - 截至Q3末来自CSP与系统厂商等客户订单占比83.52%,一站式芯片定制业务在手订单占比近90%,预计一年内转化比例约80% [7] - 3Q25新签订单15.93亿元,同比增长145.80%,其中AI算力相关订单占比约65% [7] - 2025年前三季度贡献营收的量产出货芯片112款,另有47个项目待量产 [7] - 2024年ASIC业务营收达7.25亿元,同比增长47.18%,占整体营收超30% [6] - 公司NPU IP已被72家客户用于128款AI芯片,全球出货超1亿颗 [6] 研发与战略布局 - 公司深耕AI与Chiplet研发,拥有多类处理器IP及超1600个数模混合IP库 [6] - 公司与互联网巨头深度合作,车载GPU和NPU获多家全球知名汽车厂商采用 [6] - 公司公告将收购逐点半导体和芯来科技,以增强在IP以及芯片设计上的能力布局,推动与GPU、NPU等核心IP协同 [7] 股东结构 - 截至2025年9月30日,公司A股股东户数为4.94万,较上期增加94.49% [5] - 户均持有流通A股数量为1.01万,较上期减少48.39% [5] - 十大流通股东中,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新进股东,持股1269.65万股 [5] - 华夏上证科创板50成份ETF(588000)持股1238.14万股,相比上期减少717.46万股 [5] - 易方达上证科创板50ETF(588080)持股1004.36万股,相比上期减少176.28万股 [5] - 诺安成长混合A(320007)退出十大流通股东之列 [5] 管理层 - 董事长兼总裁戴伟民2024年薪酬为463.86万元,较2023年的529.47万元减少65.61万元 [4] 机构预测 - 民生证券预计公司25/26/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68/0.71/3.55亿元,营业收入分别为35.32/46.12/59.64亿元,维持"推荐"评级 [6] - 华泰证券下调公司25年归母净利润至-3.46亿元,上调26/27年归母净利润为0.53/0.73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7]
芯原股份的前世今生:戴伟民掌舵二十四年,一站式芯片定制服务营收占比高,收购扩张开启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