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Agent产品形态演进 - AI产品正从Chatbot、Composer向Agent形态演进,Agent被视为下一阶段主流AI产品形态[1] - Agent具备自主性、规划力与执行力,超越“指令执行”进入“代理权”时代,定位从“聊天程序”升级为“个人秘书”[4] - AI行业将形成垂类Agent多点开花、多Agent协同的发展趋势,Agent将成为认知共生的人类助手,智能体即应用将成主流[1] 科技巨头布局与商业化进展 - 联想集团推出面向个人、企业、城市的三大超级智能体,形成覆盖全场景的超级智能体矩阵[2] - OpenAI更新ChatGPT智能体,谷歌将智能体功能引入Chrome和Gemini,DeepSeek提升编程和搜索智能体能力,字节推出人与Agent协作平台扣子空间[4] - 联想乐享企业超级智能体发布不到半年累计创收18.9亿元,在20余个核心场景落地,支持日均超100万次交互请求,用户周活跃度提升270%,订单转化率提升30%[8] - Cursor在12个月内实现1亿美元年化收入,成为SaaS史上最快达到100M ARR的初创公司,估值达到90亿美元[10] 市场规模与增长前景 - 2024年全球AI Agent营收超50亿美元,预计2025年突破100亿美元,到2032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036亿美元,2024-2032年复合年增长率高达44.9%[8] - 63%企业视Agent为未来12个月关键布局,行业形成巨头垄断通用场景、初创企业深耕垂直细分领域的竞争格局[15] - 政策支持明确,国务院提出到2027年新一代智能终端、智能体应用普及率超70%,到2030年普及率超90%[7] 商业模式变革与企业付费逻辑 - Agent推动企业预算从“买工具”到“买结果”转变,按结果付费模式快速兴起,企业只为实际节省的人力或增加的收益买单[11] - Agent能够直接交付成果,工作任务完成度指标更容易量化,形成看得见的ROI提升,刺激企业付费意愿[4][6] - 企业对于AI的支出将从资本性支出转变为运营性支出,相当于为劳动力付费,进一步提升企业付费意愿[7] 技术支撑与基础设施 - 全球算力资本支出不断上行,基础模型加速迭代,为Agent生态繁荣创设良好条件[1] - 到2028年预计中国AI服务器中73%的工作负载将用于推理,为推理侧的Agent提供强大算力支持[7] - 联想提出“AI工厂”概念,通过超智融合服务器和AI导向存算协同设计,显著降低存储网络组网成本,所需存储容量仅为传统架构的四分之一[14] 行业竞争格局变化 - 70%受访企业将更换或新增云/AI平台供应商,仅17%客户认为当前云提供商可满足AI需求,28%企业已被迫更换提供商[10] - 企业客户优先考虑能自动执行重复性任务并提供预测分析的PaaS/应用程序平台[11] - 联想集团股价自发布AI Agent矩阵以来累计上涨近30%,国际投行密集上调其目标价[10]
AI Agent现翻倍式增长,RaaS模式成行业发展核心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