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东山精密赴港上市:一场袁氏家族的百亿元“豪赌”式扩张

公司历史与业务转型 - 公司前身东山钣金成立于1980年,最初以传统钣金加工为主业 [3] - 2010年登陆深交所后,主营业务逐渐向消费电子领域倾斜 [3] - 2016年通过斥资逾6亿美元收购美国FPC制造商MFLEX,切入苹果供应链 [3] - 2018年以2.93亿美元收购伟创力旗下Multek公司,补足硬板制造能力,完成“软+硬”布局 [3] - 电子电路产品取代传统业务成为公司核心板块 [3] 近期扩张战略与资本运作 - 2025年上半年开启“买买买”模式,相继宣布收购法国汽车电子厂商GMD集团,并计划以不超过59.35亿元收购光模块龙头索尔思光电,切入AI算力核心赛道 [3] - 2025年7月,公司全资子公司香港超毅计划投资不超过10亿美元,用于PCB项目产能扩建,以满足服务器、人工智能等新兴场景需求 [4] - 公司搭上赴港融资潮“末班车”,拟募资用于项目投产、新产能建设及技术升级、并购及战略投资、偿还项目贷款、补充营运资金 [1] - 受益于扩张,公司下半年股价涨幅超过80%,市值突破千亿元 [4] 财务状况与业绩表现 - 截至2025年三季度末,公司短期债务达98.36亿元,较2024年末增长34.68% [6] - 受投资额激增影响,货币资金余额为66.76亿元,存在较大资金缺口 [6] - 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为270.71亿元,同比增长2.28%;扣非归母净利润为10.71亿元,同比增长6.22%,营收增长乏力呈常态,利润规模仍不及2022年同期水平 [7] - 公司面临“增收不增利”困境,原因包括泰国新产能转化不足、精密制造板块产能利用率下降、以及频繁并购导致管理费用较2024年同期多支出1.51亿元 [7] 公司治理与股东情况 - 创始人袁富根退居幕后,长子袁永峰担任总经理,次子袁永刚担任董事长,家族分工明确 [4] - 袁氏家族以身价近200亿元位列苏州第六大富豪 [4] - 袁永刚直接控股20余家公司,间接持股企业超过600家,家族旗下还拥有安孚科技、蓝盾光电两家上市公司 [6] 历史合作案例与潜在风险 - 公司曾作为暴风TV供应商,双方签订高达200万台的合作协议,每年产生近亿元销售收入 [1] - 2017年暴风TV年销量仅为75万台,远不及预期,每台亏损额扩大至1000元,导致公司对相关资产实施减值和核销 [9] - 截至2025年三季度末,公司商誉总额为21.16亿元,若年内两宗巨额并购完成并表,商誉减值压力将进一步升级 [8] - 公司投资风格较为激进,资产负债率长期维持在较高水平,并产生高额财务费用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