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白酒行业下滑真相:不是年轻人不喝,是这盘棋下错了

公司管理层变动 - 贵州茅台在五年内第四次更换董事长,新任董事长陈华由贵州省能源局局长接任,缺乏酒业从业经验[1] - 历任董事长任期短且策略不一:高卫东任职17个月主推数字化渠道,丁雄军任职两年八个月推出茅台1935产品年销售额达百亿,张德芹任职一年半强调经销商关系并控制产能[3] - 频繁更换领导层导致公司战略缺乏连贯性,经销商需不断适应新规则,对市值稳定产生负面影响[3] 行业整体表现与挑战 - 白酒行业2024年产能为414.5万千升,较2016年峰值1358万千升下降超过60%[1] - 行业面临三大结构性挑战:核心消费场景缺失、与年轻消费群体需求脱节、历史产能过剩及价格体系紊乱[4][6][7] - 行业正处于第四轮周期性调整的筑底阶段,2024年产量降幅收窄,春节动销出现企稳迹象[9] 公司具体经营状况 - 贵州茅台市值较2021年峰值下跌近万亿元人民币,核心产品飞天茅台终端价格从3000元人民币回落至2000元人民币出头[1] - 公司上半年营收增长9%被指主要通过控制发货量、向经销商压货实现,终端实际动销未能同步跟上[6] - 公司尝试通过推出冰淇淋、咖啡等跨界产品吸引年轻消费者,但被评价为效果有限未能有效转化销量[7] 消费市场趋势变化 - 白酒核心消费场景如商务宴请、礼品市场因经济环境承压而显著萎缩,中小企业相关需求下滑[4] - 近4亿14-35岁年轻消费群体中83%偏好20度以下的低度酒,其饮酒场景集中于露营、音乐节等轻松社交活动[6] - 部分品牌如汾酒通过短视频营销获得3.4亿播放量,其50元人民币产品黄盖玻汾在2024年销量增长30%,江小白通过文案瓶身吸引年轻消费者,证明年轻化市场存在潜力[7] 未来展望与潜在路径 - 行业专家预测底部机会可能在2025年下半年至2026年初显现,全面回暖最快可能在2027年,2028年迎来新的增长[9] - 龙头企业需保持战略稳定,并真正落实年轻化策略,包括开发低度数产品、拓展新消费场景、制定亲民价格[10] - 行业复苏需与经济回暖节奏同步,优先帮助经销商消化库存、夯实基础,而非急于提价或高端化[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