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谈成后,中方腾出手来跟荷兰算账,英媒:中国成了欧洲新父母
中美关税关系变化的影响 - 中美于10月30日宣布互减关税,全球市场压力缓解 [1] - 中美关税战缓和导致美国对荷兰的支持减弱,使荷兰陷入孤立 [3] 荷兰政府与安世半导体事件 - 荷兰政府未经过谈判直接接管中国企业安世半导体,理由多次变更 [4] - 安世半导体是中资闻泰科技的子公司,其资产调配权在法律上无争议 [4] - 闻泰科技采取反制措施,包括恢复中资控股权、撤换高管和驱逐政治打手 [12] 欧洲汽车行业受芯片供应冲击 - 安世半导体掌握全球近一半的基础芯片份额 [6] - 中国采取芯片断供反制措施,导致宝马、大众生产线停摆,德国沃尔夫斯堡工厂瘫痪 [6] 欧洲工业与供应链的脆弱性 - 欧洲依赖中国的稀土、芯片和新能源供应链,其高端技术优势被削弱 [8] - 欧洲缺乏独立防务和完整产业链,存在“去工业化”问题 [10] - 欧洲汽车业因供应链中断暴露严重脆弱性 [6][8] 中欧投资与政治关系动向 - 中国对欧投资出现转移,匈牙利抢走31%的中资投欧份额 [12] - 德国因断供危机连夜派遣高层访华 [12] - 中欧班列正逐渐捆绑欧洲的经济命脉 [18] 全球规则与力量格局的转变 - 中国通过供应链优势展示其在规则制定中的新地位 [14] - 从2018年中美贸易战到当前事件,显示妥协无效,供应链控制权成为关键筹码 [14] - 当前半导体纠纷被视为中欧力量对比发生翻转的缩影 [1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