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I周报:英伟达成全球首家市值破5万亿美元公司 OpenAI IPO完成重组

英伟达市值里程碑与战略动向 - 英伟达股价于10月29日开盘上涨超5%,盘中市值达5.13万亿美元,成为史上首家市值突破5万亿美元的公司,但10月30日收盘市值回落至4.93万亿美元 [1] - 英伟达市值从突破4万亿美元到逼近5万亿美元仅用时约3个月,期间关键动作为推动芯片架构迭代、密集对外投资以及拓展新产品线 [1] - 英伟达宣布对诺基亚进行10亿美元股权投资,以切入电信领域并加速AI-RAN创新,同时推出支持6G的加速计算平台Arc Aerial RAN Computer [9] OpenAI资本重组与上市规划 - OpenAI于10月28日完成资本重组,简化公司架构,为上市铺平道路,公司正在筹备IPO,估值最高可能达1万亿美元 [2] - OpenAI计划最早在2026年下半年提交上市申请,融资目标下限为600亿美元,最终时间表和金额可能根据业务发展及市场变化调整 [2] 科技巨头财报与AI业务表现 - 谷歌母公司Alphabet 2025财年第三季度营收首次突破1000亿美元,营收和利润均超市场预期,增长主要得益于云计算、AI、广告和订阅业务 [3] - 谷歌云业务板块收入同比增长35%,季度末积压订单额达1550亿美元,预计收入增速可继续保持在30%以上 [3] - 工业富联第三季度营收2431.72亿元,同比增长42.81%,净利润103.73亿元,同比增长62.04%,其云计算业务营收同比增长超75%,受益于AI算力需求旺盛 [11] AI模型竞争与多模态发展 - MiniMax于10月28日至31日密集发布四款AI模型,包括M2大模型、视频生成模型Hailuo 2.3、语音模型Speech 2.6以及音乐模型Music 2.0 [3] - M2模型编程水平接近海外顶尖模型,价格仅为Claude Sonnet 4.5的8%(每百万Token输入0.3美元),推理速度快近2倍(TPS约100) [3] - 中国厂商模型水平逐渐接近海外顶尖模型,MiniMax的特色优势在于多模态能力,其视频、语音模型在业内具有一定声量 [4] AI基础设施投资与项目进展 - “星际之门”项目计划在美国密歇根州萨利恩镇建造算力超1吉瓦的数据中心园区,投资金额数十亿美元,计划于2026年初开始建设 [7] - 与其他6个美国站点合计,未来三年内“星际之门”计划容量将达8吉瓦以上,总投资超过4500亿美元,OpenAI表示此园区将使项目提前完成 [7] 行业资本运作与新兴赛道 - AI生成式引擎优化(GEO)初创智推时代完成千万级人民币种子轮融资,由三七互娱领投,融资将用于自研SaaS产品迭代与全球市场拓展 [8] - GEO被视为连接品牌与AI流量的关键桥梁,是千亿级新赛道的核心基础设施,近一年来成为资本追逐的热门赛道 [8] 产业链相关公司业绩 - 光模块公司“易中天”第三季度业绩参差,天孚通信营收14.63亿元同比增长74.37%,新易盛营收60.68亿元同比增长152.53%,中际旭创营收102.16亿元同比增长56.83% [10] - 三家公司净利润均实现高增长,但除中际旭创外,天孚通信和新易盛营收环比下降,且两家公司毛利率不稳定 [10] - 工业富联作为英伟达核心供应商,其2026财年第二季度毛利率为6.76%,远低于英伟达同期72.4%的毛利率 [11] 企业战略调整与资源分配 - 亚马逊宣布计划裁减约1.4万名公司职员,以精简运营、加快人工智能部署,自2022年以来累计裁员已超2.7万人 [5] - 亚马逊将资源重新分配到优先领域,旨在让公司更加强大,因其在AI增长方面落后于微软和其他竞争对手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