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每周都在迭代!人形机器人为啥进步“神速”?

人形机器人技术进步 - 人形机器人“小众”展示出扫腿、出拳、跳舞、跨越15厘米高路障、跌倒爬起等行云流水的高难度动作 [1] - 机器人技术进步神速,从一年前刚学会模仿人步伐到一年后轻松实现高难度动作,产品版本迭代以周计 [1] - 从设计图纸到首台原型机落地仅需约6个月 [1] - 坚定不移的开源策略是机器人持续进化的密码之一,通过开源部署代码和训练代码吸引全球开发者共建应用生态 [1] 产业链与产业集群优势 - 深圳南山区“机器人谷”发展动能强劲,分布着上百家机器人研发及上下游企业以及科研院所 [1] - 依托深圳完备的供应链和产业链,企业能够实现快速打样和产品形成,形成“上下楼就是上下游,产业园就是产业链”的协同效应 [3] - 地方政府打造覆盖智能软件、核心零部件、整机集成、场景应用的机器人全产业链生态圈 [4] 应用场景拓展与商业化 - 机器人能力从完成“擦盘子”等简单动作进化到独立完成做煲仔饭等复杂任务,算法持续进化和场景数据反哺是关键 [3] - 地方政府开放政务巡检、巡警、消防等79类机器人应用场景,促进机器人在城市管理、社会治理等场景验证中加速迭代 [3] - 通过不断使用过程发现商业机会,帮助机器人找到更多终端市场应用场景 [3] 政策支持与行业规范 - 地方政府成立专门的人工智能(机器人)署,并打造机器人6S店、机器人剧场、机器人街区以抢占新赛道 [3] - 正在拟定人工智能及机器人安全管理制度和行业标准,对智能机器人运营和应用进行监管,并定期开展数据备份、漏洞扫描等安全检查管理工作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