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微企业ESG转型的挑战 - 中小微企业ESG转型面临资金与标准两大难题,存在贷款难和缺乏统一数据报送标准的问题 [1] - 企业对ESG认知滞后,实践框架未建立,存在纸面合规和选择性披露问题 [2] - 全球ESG披露标准碎片化,国内供应链ESG管理缺乏统一框架,导致企业重复适配成本增加 [2] - 数据孤岛和信息不对称增加了链上企业的沟通成本,使供应链风险管理和协同治理面临挑战 [3] - 中小微企业受资金与技术双重制约,ESG转型所需的设备改造、技术升级等投入成为沉重负担 [3] - 部分企业将ESG视为外部要求而未内化,导致企业与供应链ESG脱节,资源无法协同 [3] 链主企业在构建ESG生态中的作用 - 链主企业通过标准共建、技术共享、生态协同带动产业链上下游突破瓶颈 [4] - 应推动龙头引领、链上协同、平台赋能的ESG生态体系建设,鼓励核心企业将ESG标准延伸至供应商 [4] - 天合光能建立了涵盖管理目标、实施方案、评价考核的供应商ESG管理体系 [4] - 链主企业需主动参与行业标准制定,如中国五矿集团推动构建金属矿业ESG发展共同体 [5] - 平高电气建立绿色技术溢出机制,通过联合创新工作坊帮助供应商优化工艺,使一家供应商产品合格率从92%升至100% [5] - 国网国际在巴西的项目累计输送清洁电能超2000亿千瓦时,相当于减排二氧化碳超1.8亿吨,并向当地分享特高压输电等技术 [5] - 京东推出行业首个获四大国际认证的供应链碳足迹管理平台,填补零碳物流、碳足迹核算空白 [5] - 东风汽车集团牵头成立产业技术创新联合体,联合40余家企业攻关,量产首个国产高性能MCU芯片 [5] - 中国节能环保集团设立京津冀大气污染防治基金,以基金方式使用国际金融组织主权贷款,支持中小微企业参与污染防治 [6] 金融工具与政策对ESG转型的支持 - 需金融工具与政策引导形成合力,让中小微企业ESG转型有资可融 [7] - 需加快完善ESG法规体系、评价机制与激励政策,并加强ESG专业人才培养 [7] - 中国节能为超过100家银行提供从双碳规划、投融资核算到绿色运营支持的专业服务 [7] - 全球ESG ETF规模已超8000亿美元,截至6月末全球可持续基金规模超3.5万亿美元 [8] - MSCI ESG评级为AAA的企业所吸引的指数型基金是评级为CCC企业的15倍 [8] - 上交所联合中证指数公司累计发布164条ESG等可持续发展指数 [8] - 上交所推出专项行动方案,从评级指导、信息披露等六方面帮助企业提升ESG价值 [8] - 沪市上市公司单独披露2024年度ESG相关报告的比例已达到57% [8] - 通鼎集团将ESG指标纳入高管考核,以供应链准入标准培育6家国家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带动上百家企业绿色转型 [9]
供应链ESG转型卡在中小微企业: 资金与标准两道坎待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