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不高”的雪中飞:代工疑云与涨价冲动下的国货困局
在"性价比"的根基上如何构建"质价比"的新叙事,是老国货绕不开的壁垒。 寒意渐浓,叠加双11购物狂欢的热潮,羽绒服市场进入"黄金厮杀期"。 各大品牌铆足劲营销出圈,而波司登旗下的雪中飞品牌,却以一场"代工争议"冲上热搜,略显尴尬。 近日,有网友爆料,称其在短视频平台直播间购买的阿迪达斯羽绒服,实为雪中飞代工产品。对此阿迪达斯客服回应称,所售产品均具备质量保障。 雪中飞作为老国货代表,早已沉寂多年,直到2023年才靠高性价比重新爆火,常居羽绒服销售榜单前列,完成了从"低价老国货"到"时尚新国货"的惊险跳 跃。 这场由贴牌代工引发的争议,恰恰暴露了国货品牌转型的身份焦虑。一边是高性价比的标签,一边是品牌升级的野心。对雪中飞们而言,这注定是比冬季 更长久的考验。 失落的老国货们,靠电商"复活" "千岭冰封寒,万里雪中飞"。雪中飞这句曾响彻街头巷尾的广告语,承载着一代中国人的冬季记忆。 相比1972年就生产出中国第一件羽绒服的鸭鸭,雪中飞的出现要晚得多。 1995年,成立第20年的波司登完成股份制改造,开始"时装化+广告轰炸+专卖店"三位一体打法,当年实现销量超过60万件,首次拿下全国第一,此后市 场份额不断攀升,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