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热评|“超42亿元天价索赔”震动科创圈 别让股权激励变纠纷导火索!
笔者认为,问题的核心并非"是否使用股权激励",而是"如何用好股权激励",避免本应绑定人才的"金 手铐",最终沦为引爆风险的"地雷阵"。要实现这一目标,企业与被激励人才双方,从一开始就必须秉 持高度严谨的态度,共同筑牢风险防线。 第一,企业方需穷尽细节,以严谨思维设计合同条款。制定激励计划时,不能一味描绘上市后的美好前 景,要以精准的法律语言,全面梳理并明确界定所有潜在风险点。例如,员工离职时,如何清晰划 分"过错方"与"非过错方"?"因意见分歧离职"与"被迫解除劳动关系"的界定标准是什么?当出现员工业 绩不达标、企业被收购、员工丧失劳动能力等极端情况时,股权该如何处置?回购条款的触发条件、定 价依据是否清晰且公平?只有把"丑话"说在前面,将各类风险场景的应对方案明确写入合同,才能从源 头减少日后纠纷的可能。 近日,科创板领军企业寒武纪(SH688256,股价1346.6元,市值5678亿元)发布的一则公告,迅速引 发市场高度关注。公告显示,公司原副总经理、首席技术官梁军起诉要求确认劳动关系并赔偿股权激励 损失约42.87亿元。这起"天价"索赔案,犹如一颗重磅炸弹,不仅在资本市场掀起波澜,更将科创企业 股权激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