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核心观点 - 复宏汉霖在国际肺癌前沿及创新论坛上公布了其核心创新产品PD-L1抗体偶联药物HLX43的最新关键临床数据,数据展现出“高效、低毒、广谱”的特点,彰显了其“同类最优”的潜质 [1][5] - 公司通过本次论坛展示了从生物类似药企向全球创新药企战略转型的成果,其丰富的创新管线,特别是下一代IO-ADC药物,被视为未来增长的核心驱动力 [2][3][10] - 公司的创新价值获得资本市场认可,国际投行高盛给予“买入”评级,认为HLX43等核心资产将驱动公司估值重塑 [9][10] 公司战略与研发布局 - 公司执行董事兼CEO朱俊博士阐述了“中国创新升级:助力肿瘤全球化防控”的战略蓝图,公司已成功推出9款上市产品,累计惠及全球超过90万名患者 [2] - 公司研发聚焦抗体及其衍生物,拥有三大核心技术引擎:三特性T细胞衔接器、Hanjugator ADC平台、HAI Club平台,已构建丰富且具前瞻性的中长期创新管线 [4] - 下一代创新管线被定位为未来增长引擎,重点产品包括PD-L1 ADC HLX43、HLX3901(DDL3xCD3xCD28三特异性T细胞衔接器)、HLX48(EGFRxcMET双抗ADC)等高价值项目 [3][4] HLX43临床数据亮点 - HLX43展现出“去生物标志物依赖”的广谱疗效,无论患者肺癌亚型(鳞状或非鳞状NSCLC)、EGFR突变状态、PD-L1表达水平高低或是否存在脑转移,均能观察到治疗效果 [5][6] - 在关键耐药患者群体中展现高缓解率:在既往接受过免疫和化疗的难治性患者中,客观缓解率在鳞癌患者达33.3%(n=33),在非鳞癌患者达48.6%(n=35) [6][7] - 在多西他赛治疗失败的肺鳞癌患者(≥三线治疗)中,客观缓解率达38.5%(n=13),疾病控制率达84.6% [6][8] - 在脑转移患者中显示出卓越的颅内活性,客观缓解率达30.0%(n=10),疾病控制率达90.0% [6][7] - 药物安全性良好,血液学毒性低,为未来与其它疗法联合使用及探索更前线治疗场景创造了有利条件 [8] 产品市场潜力与竞争优势 - HLX43的广谱特性使其目标患者池远大于需要特定生物标志物的药物,为其成为“重磅炸弹”级产品奠定基础 [5] - 其独特的“免疫检查点阻断+精准细胞毒性”双重机制,直击免疫治疗耐药的临床痛点,在难治性患者群体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临床价值和强大的市场定价潜力 [7] - 在脑转移领域的突出表现,为其拓展至其他易发生脑转移的实体瘤(如乳腺癌、黑色素瘤)提供了巨大想象空间 [7] - HLX43在美国已获得FDA授予用于治疗胸腺上皮肿瘤的孤儿药资格认定,其针对宫颈癌、食管癌等更多实体瘤的概念验证数据也即将读出 [10] 资本市场反馈 - 国际投行高盛发布首份覆盖复宏汉霖的研究报告,给予“买入”评级,设定12个月目标价为100.70港元 [9] - 高盛认为HLX43的全球潜力是公司估值上行的关键,并强调其“first-in-class”与“best-in-class”的双重潜力 [10] - 市场共识认为公司已成功卡位ADC、双抗等前沿技术赛道,其成熟的抗体工程与ADC偶联平台正为长期增长与估值重塑注入强劲动力 [10]
复宏汉霖携HLX43亮相国际肺癌论坛,前瞻数据彰显ADC平台全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