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星巴克中国易主,要加入价格战了吗?

文 | 刀法研究所 扰扰 就在刚刚,星巴克宣布与博裕投资达成战略合作成立合资企业,博裕持股 60%,交易估值约 40 亿美 元。 未来,双方计划将中国门店从 8000 家逐步扩展至 2 万家,重点下沉中小城市及新兴区域。 其实星巴克的选择并不令人意外。 在增长失速后引入本土资本,并不是很多人理解的外资不行了,或者不看好中国市场了,只是需要借助 中国资本的优势推动业务的扩张。 肯德基、麦当劳和赛百味等我们熟悉的"洋快餐"都是这么做的,效果也都挺好。 关于星巴克,大家真正关心的问题其实是:卖身后的星巴克会把身段放下来,加入价格战吗? 星巴克的增长飞轮,到底为什么失速了? 从 1999 年北京国贸的第一家门店开始,星巴克带领并见证了中国大陆咖啡市场从无到有,从有到爆发 式增长。 过去 26 年间,星巴克曾经拥有一个接近完美的增长飞轮,它包括相当高的品牌溢价、高效标准的顾客 体验、门店的规模化扩张和丰厚的利润回报。 同时随着规模扩张,星巴克的门店变得随处可见,它的稀缺性和符号价值自然也不断减弱。加上持续进 行的价格战,进一步拉低了咖啡市场整体的品牌溢价,让星巴克的高价显得"不值"。 在咖啡产品这个主战场,星巴克也陷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