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利润大增470%,可控核聚变巨人,暗藏玄机!

核能技术突破 - 我国2兆瓦液态燃料钍基熔盐实验堆成功完成钍铀核燃料的首次转换,成为全球唯一实现钍燃料入堆的熔盐堆 [1] - 研究所利用纯化技术突破了可控核聚变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用金属基带技术瓶颈 [1] - 两项突破分别解决核裂变燃料短缺与核聚变超导技术难题,共同加速我国核能产业化发展 [2] 公司整体业绩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36.3亿元,同比增长22.13%,实现净利润3.29亿元,同比大幅增长474.3% [2] - 净利润增长主要靠投资收益,前三季度权益法确认的对联营企业投资收益高达3.17亿元,占当期净利润的96.35% [5] - 第三季度单季度实现净利润0.19亿元,同比大幅下滑59.35% [6] 核心业务分析 - 公司核心业务为汽车线束与电力工程,2025年上半年这两大业务营收占比分别为33.75%、29.96% [6] - 电力工程是拖累公司利润的主因,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仅9.55%,同比下滑12.39个百分点 [8] - 汽车线束业务受新项目执行初期成本高影响,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同比下滑2.87个百分点 [8] 高温超导业务布局 - 公司通过控股东部超导卡位可控核聚变核心环节高温超导材料 [9] - 高温超导材料下游市场份额占比最高的为磁体(49.2%),而磁体主要用于可控核聚变(38%) [9] - 东部超导采用国内独有IBAD+MOCVD技术路线,是国内唯一掌握金属有机化学气相沉积技术的企业 [12] - 2025年上半年东部超导亏损0.22亿元,业务尚处于投入期,成本高,未能大规模贡献利润 [12][16] - 行业预测到2030年全球可控核聚变用高温超导材料市场规模约49亿元,2024-2030年年均复合增速约59% [18] 光通信业务布局 - 公司已打通光通信上中下产业链,形成上游光棒、光纤、光缆,中游光芯片、光器件、光模块,以及下游大数据与集成服务的全产业链布局 [20] - 光芯片已布局AWG、Filter两大类核心产品,光模块覆盖从10G到800G的全线需求 [20] - 光芯片、光器件合计占光模块成本的56%,公司通过自研攻克了这两大价值高地 [20] - 公司光通信业务毛利率从2023年的13.34%提高至2025年上半年的19.50% [22] - 全球光模块市场规模有望从2020年的80亿美元增至2028年的220亿美元,2025年800G光模块需求量预计达1800万支 [23] 总结与展望 - 公司短期面临传统业务承压、盈利结构偏弱的现实,但已站上变革起跑线 [23] - 当科研成果开始兑现、超导与光通信业务逐渐加速,公司或将迎来价值重估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