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股价表现 - 小米汽车10月交付量超4万辆且YU7交付周期最多缩短十周 推动公司股价在周一止住五连跌并放量上涨3.52% 获北水资金抢筹超10亿港元 [1] - 10月以来公司股价进入单边下跌模式 创下上市以来单月最大跌幅20% 单月市值蒸发2793亿港元 但港股通资金近20日抄底买入超67亿港元 [1] - 9月26日公司股价暴跌超8% 因新品发布会后市场质疑产品创新且短线资金获利了结 当日公司股价年内涨幅已超70% PE(TTM)达38倍处于近三年约60%分位引发高估值担忧 [1] - 10月13日成都SU7高速碰撞失火事件导致公司股价跳空下跌5.71% 市值一日蒸发773亿港元 [1] - 近一个月股价持续受挫后 公司股价较高位回调超20% 但较年初仍有25%涨幅 当前PE(TTM)在28倍左右处于近三年30%分位 估值被认为已具性价比 [3] 汽车业务与安全事件 - 小米汽车10月交付量超4万辆 YU7交付周期再次缩短最多十周 [1] - 10月13日成都SU7高速碰撞失火事件及六个月前的铜陵SU7爆燃事故均出现车门无法打开问题 两次事故使小米汽车陷入安全性质疑与信任危机 [1][2] - 长期来看 多家大行看好汽车业务持续放量 有望成为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 [3] 财务预测与业务展望 - 中金预测公司Q3收入同比增长21.46%至1123.57亿元 经调整净利润同比增长68.88%至105.57亿元 [3] - 公司业务分为智能手机 IoT与生活消费产品 互联网服务和智能电动车四大板块 [3] - 在国补退坡背景下手机和IoT业务承压 手机毛利率因存储涨价而有所下滑 多家大行因此下调公司目标价 [3] - 投资者需重点关注Q3财报中手机与IoT毛利率情况 高端化策略效果 以及汽车业务是否持续放量及盈利情况 [3] 市场情绪与催化剂 - 9月25日新品发布会前市场高预期推动股价上涨 发布会后因产品被指与苹果造型相似引发创新性质疑 导致资金获利了结 [1] - 公司将于11月18日公布Q3财报 其表现被视为能否逆转股价颓势的关键 [3]
低位反弹开启?小米暴跌27%后迎转机,机构:汽车业务或迎首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