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核心观点 -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为汽车产业未来发展提供重要指南,提出优化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任务,目标相当于“未来10年将再造一个中国高技术产业”,为汽车行业指明方向与任务,开启产业升级新通道 [1] - 汽车产业因产业链长、技术集成度高、市场容量大等特点,成为“再造中国高科技产业”的关键支点和核心引擎,在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的世纪大变革趋势下,产业需将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技术红利转化为新动能,在新能源赛道巩固优势,在智能化战场抢占先机 [1][5] 政策指引与产业定位 - 《建议》提出打造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兴支柱产业,这些领域已成为当前和未来汽车产业布局与融合的重点 [1] - 汽车产业不仅是“再造中国高科技产业”的关键支点,更将跃升为推动其发展的核心引擎 [1] - “十五五”时期是推进汽车产业变革和汽车强国建设的关键时期,行业需坚持创新驱动、科技引领 [5] 技术变革与产业融合 - 汽车产业正经历以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为主要标志的世纪大变革,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 [1] - 新能源汽车产业在多项前沿技术赋能下,已形成独特且领先的技术、供应链与市场优势 [1] - 飞行汽车正从概念走向现实,前沿领域的快速发展仅是未来巨大市场空间的冰山一角,战略性新兴产业催生万亿元级市场 [2] - 未来产业如量子科技、生物制造、氢能和核聚变能、脑机接口、具身智能、第六代移动通信等正逐渐与汽车产业持续融合,深度赋能 [2] - 氢能在汽车领域的开发应用成为世界汽车产业博弈新热点,中国氢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位居全球首位,产业链关键环节瓶颈正被逐一攻克 [3] - 可控核聚变能开发有望使电动汽车实现“终身免充电”,脑机接口技术未来或成为无人驾驶的重要“钥匙”,具身智能可赋能自动驾驶和改变汽车生产模式,第六代移动通信将为车路协同、“双智”目标实现铺平道路 [3] 产业现状与全球合作 - 从车身到内饰,从芯片到电池,高强钢、碳纤维、零污染环保内饰等新材料的创新及应用不断深入 [2] - 国内已有车企开始结合后量子密码和量子密钥分发技术,布局智能汽车深度防御的量子安全体系,量子芯片、量子计算“上车”也在推进中 [2] - 在高端芯片、基础软件、精密仪器等关键领域,中国汽车产业仍面临“卡脖子”困境 [4] - 中国车企的技术优势已初步呈现“溢出效应”,丰田与比亚迪、大众与小鹏、Stellantis与零跑等中外企业之间的技术合作,印证中国正从“汽车大国”向“汽车强国”稳步转型,并开始为全球汽车产业变革提供“中国方案” [4] 发展目标与使命 - 面向“十五五”乃至更远未来,全面落实《建议》提出的目标任务,是汽车行业不可推卸的责任与使命 [4] - 中国汽车产业必须将突破核心技术置于创新战略的顶端,在跨界融合中开拓新局,谱写汽车强国建设崭新篇章 [4][5]
观车 · 论势 || 汽车擎动“再造中国高科技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