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芯片危机与车企减产 - 安世半导体“断供”引发新一轮汽车芯片危机风险,日产汽车因此计划削减其日本九州工厂的Rogue SUV产量约900辆 [2] 车企自研芯片的驱动因素 - 2021年全球芯片短缺导致汽车行业直接收入损失高达2100亿美元,累计减产新车达数百万辆,促使车企寻求供应链主动权 [3] - 智能电动车快速发展推动单车芯片价值爆发式增长,自研芯片有助于控制成本结构中的关键变量并获得市场竞争优势 [4] - 软件定义汽车时代对自动驾驶算法的专用硬件提出苛刻要求,通用芯片难以满足计算速度、精度及实时性需求 [5] 特斯拉的自研策略与成效 - 特斯拉采用三星与台积电双供应商制造策略,提升产能安全系数,避免重蹈Model 3因芯片短缺减产的覆辙 [3] - 在AI 5芯片研发中移除传统GPU/ISP模块,采用半掩模版设计并集成自研Trip加速器,使视觉处理效率相比前代提升40倍 [6] - 通过全栈式技术突破,特斯拉自研芯片在功能领先性和功耗控制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实现降本增效 [6] 自研芯片对产业格局的影响 - 车企自研芯片冲击传统垂直分工的供应链体系,传统Tier 1供应商角色从核心技术提供者转变为模块化供应商 [7] - 掌握芯片自研能力的车企在“芯片+算法+数据”的全栈能力较量中占据优势,并推动企业标准成为行业参照 [8] - “硬件定制+软件本地化”的研发模式正在重塑全球汽车技术研发格局 [8] 行业竞争态势与战略建议 - 芯片自研已成为新能源车企、造车新势力及传统车企之间“水面下的竞争” [6] - 不同车企根据自身发展战略和技术优势选择差异化技术路径,避免资源浪费 [6] - 对于中小企业,建议明确自研边界、聚焦核心场景、实现精准投入,而非盲目追求全栈自研 [8]
压力山大!车企纷纷开启自研芯片竞争事出有因?